-
1 # 武漢壹周
-
2 # 龍耳清
標準化之後的煎餅果子會變成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特色,只能是利於推廣。但說的是否好吃我認為不一定,煎餅果子的醬料是煎餅的靈魂標準化之後所有的都是一個口味兒了,談何好吃難吃。
舉例來說北放人常吃的麵條,機器面和手工趕的面那個好吃飯店看看就一目瞭然了,手工的有粗細之分吃到嘴裡有勁道,機器的誰家的都是那個味兒。
煎餅果子雜糧和水磨的味道還不一樣呢,上歲數的和胃不好的適合吃水磨的軟乎,年輕的喜歡吃脆的辣子多的就要吃雜糧的了。
標準化之後只能是吃不到以前那熟悉的小時候的味道了,好吃難吃也只能是一聲嘆息。
-
3 # 抗體妞
制定標準沒那麼容易!食品標準有國標、商標、農標、行標、地標、企標等等一大堆標準,其中對原物料、包裝材料、新增劑、檢驗方法等都有明確的依據。煎餅果子看著簡單,可裡面涉及的配料也不少,光是煎餅用料就包括水、豆類、麵粉、雞蛋、香辛料、鹽、糖、味精等等;餜子(油條)和餜篦(薄脆)也涉及麵粉、食用油、食品新增劑等;包裝物涉及塑膠袋、紙袋等。這些都需要找到標準制定依據,特別是檢驗標準依據,例如:感官、水分含量、理化指標、微生物、致病菌等等。達到標準要求就需要有比較好的製作環境和工具,操作者也有相關要求。目前這種粗放式的經營模式,沒有固定場所、沒有專業限制,即便出臺了標準,執行起來也很困難,更不用說日常監管。就算給市場監管局再增加1000個人,也不一定能監管到位。前陣還聽說要求所有從業者要加入煎餅果子協會,還要交會費,這就更離譜了!流動攤販管理跟坐商管理完全不是一碼事,不知道西安有沒有肉夾饃協會、鄭州有沒有胡辣湯協會?一個老百姓傳統早點小吃,5.6塊錢的東西,非搞成必須門面經營,不賣到15塊一套連房租都核不上來,真的好嗎?旅遊的人非得吃高檔的,要是覺得那個有代表性,您可以排隊去買什麼嫂子、嬸兒、伯伯的,願意夾海參、龍蝦,抹臭豆腐都沒問題,那是您好這口兒,要讓我們說哪家的最正宗,只能告訴您:“我們家門口兒的!”
-
4 # 飛翔的熊貓86632852
我覺得不能。
為什麼?請問標準化是什麼?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產品,一種叫工藝品,一種叫工業品。標準化生產的只能叫工業品,大家都長得一模一樣,沒什麼差異。而工藝品是由大師精雕細作琢磨出來的,註定是不可能量產的。標準化只能提升產品的一致性,而不能提高產品的效能。
地方小吃正一個接一個踏上“標準化”之路。日前,天津市餐飲行業協會成立煎餅餜子分會,後續還將制定天津煎餅餜子團體標準,為從業者提供煎餅的“正宗範本”。
回覆列表
吃貨雷達般的味蕾告訴我們——手工的才是最有溫度的,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在天津,到處遍佈著做煎餅果子的手藝人,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做了幾十年,手中誕生的煎餅大概也有幾十億張,都可以繞著地球轉幾圈了。
作為一名吃貨,其實心底是認為,滿大街的煎餅果子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每家有每家不一樣的特點,而且這些不一樣,只有真正會吃懂吃的人才懂的。
有時候感慨,這種手工美食的魅力大概就在不同的手工技藝之上了,每個師傅的手法、調料各不相同,吃的就是這種不一樣的味道,但統一“標準化”後,其實對這種手工製造是有衝擊的。
天津人對煎餅果子是嚴肅的認真的,千萬不要隨便加那些亂七八糟的,誰加跟誰急!“蔥花,麵醬,不要辣子。”在天津人眼裡,煎餅果子就是三醬一配菜,錯一步就是邪教。
白麵和黃豆麵按比例搭配,當然各家也有各家的神秘配方,“餜子”就是油條,後來大家寫著寫著就變成了“果子”,那必須是剛炸出料的,熱乎的!
煎餅攤好再加雞蛋了,之後就是甜麵醬、蒜蓉辣醬或者油炸辣子,一份完美的煎餅果子就這樣上手了!
而這些熱乎乎、剛炸的等因素,都是“標準化”後頗難得企及的現實狀況。
而且壹周君最愛看師傅單手打雞蛋,每個有這個技藝的師傅,都是煎餅果子界的能工巧匠。一隻手拿著推子,另一隻手抓起雞蛋來,一磕一掰,推子又是一轉,滿眼黃白錯落、交相輝映。
翻個兒是門技術活,怕是一不小心就整破。等待蛋熟的空當兒,拿著特製的薄鐵片兒,小心地沿著邊兒把煎餅皮兒剷起來,一翻個兒,蔥花貼上熱乎的鐵板,一股香氣歡樂的竄進鼻子裡。
但現實總是那麼殘酷,因為效率、因為耗損率,人工就這樣一步步被智慧化、標準化所代替。不過也是事實的是,只有“標準化”之後的煎餅果子,才可能有大規模的複製和推廣,在普及的成本上會相對比較少的,但是至於是否變得更好吃,於心理,於本質,回答大概都是一聲嘆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