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匠小楊

    我來為您回答

    前一段《龐貝:永恆的城市》正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熱展,展出的120件來自義大利古羅馬城市龐貝古城的珍貴文物中有多件文物造型或工藝與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有著驚人的相似:鹿頭造型的青銅“來通杯”與犀角形玉杯、半球鏈式金手鐲與金花泡飾……這座1940年前因為火山噴發被掩埋的古羅馬帝國第二大城市與同時期西漢南越國到底有什麼交集?記者對此採訪了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館長吳凌雲。

      有專家指出,廣州漢墓中出土的諸多文物和龐貝古城出土的文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真相是,早在龐貝古城尚未湮沒之時,古老的漢朝已透過絲綢之路與羅馬帝國實現了聯絡。而多件文物再次印證:廣州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對外貿易歷史的文明古城。

      

      南越王墓出土的犀角形玉杯“來通杯”,與鹿頭形青銅“來通杯”造型相似。來通杯最早起源地在兩河流域,公元前2000~3000年間,往西傳到希臘、羅馬,往東傳到中國。

      龐貝古城出土玻璃製品,與1954年在廣州橫枝崗西漢中期墓出土的3件深藍紫色玻璃碗相似,可能正是從羅馬帝國進口的玻璃容器。

      半球鏈式金手鐲和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金花泡飾,都採用同樣的焊珠工藝。而據考證,焊珠工藝在西亞兩河流域烏爾第一王朝時期(公元前4000年)就已出現,隨後流行於古埃及、克里特和波斯等地,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東征以後流傳到印度。

      龐貝廣州兩座古老城市有太多相似

      “龐貝有很長的海岸線,是古羅馬帝國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同樣作為港口城市的廣州和龐貝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對比性。”吳凌雲介紹,本次《龐貝:永恆的城市》特展,是龐貝古城文物第一次來到中國,廣州作為中國巡展的第5站,也是最後一站。

      “龐貝和廣州這兩個城市非常像:龐貝是地中海一個港口城市,廣州市是2000多年的港口城市;龐貝是僅次於古羅馬帝國的第二大港口城市,廣州自古以來都是一線城市;地處地中海的龐貝是個不凍港,廣州南沙港自古以來也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口。令人矚目的是,廣州是中國唯一一個延續2000多年沒有中斷的海上貿易城市。”

      文物印證:

      西漢南越與龐貝古城早有交流

      專家指出,“早在龐貝古城尚未湮沒之時,古老的漢朝已經由絲綢之路與羅馬帝國實現了聯絡,兩大國並立於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成就了東西方文明的兩座巍峨高峰。”

      公元前89年,古羅馬人征服龐貝。公元79年8月23日至24日,位於龐貝城北部的維蘇威火山毀滅性的噴發,將這座古羅馬帝國第二大城市掩埋地下5米深處,定格下當年的模樣。那個時段,中國正處於漢代。

      “‘條條道路通羅馬’,從西周、春秋,到東周、戰國,廣州與海外貿易交往不斷,而其交往最大的中心地在兩河流域,來自中國的絲綢,在當地換得玻璃、珠寶和技術交流。從鹿頭造型的青銅‘來通杯’、採用焊珠工藝的半球形金手鍊,到古城出土的玻璃製品,再到內部雕刻溝狀線條的大理石水池等展品,其中或造型,或材質,或工藝,都與廣州漢墓出土的諸多文物有著驚人相似,包括1983年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犀角形玉杯、焊珠工藝金花泡飾、蒜頭紋銀盒、非洲象牙、洪海沿岸的乳香,以及1954年廣州橫枝崗西漢中期墓出土的3件深藍紫色玻璃碗等。”

      “南越文王墓作為漢文化的典型代表,墓葬中發現了不少來自異域的珍貴隨葬品,正是再現了漢朝海納百川、開放自信的恢弘氣象。”吳凌雲得出結論。

      古羅馬著名學者、海軍艦隊司令普林尼,還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記載了當時中國絲綢運銷羅馬的情形:“賽里斯人林中產絲,馳名宇內……織成錦繡文綺,販運至羅馬。富豪貴族之婦女,裁成衣服,光輝奪目。由地球東端至西端,故極其辛苦。”普林尼正是殉職於公元79年前維蘇威火山爆發後對龐貝的那場救援行動

  • 2 # 儒釋道緣

    越南古稱安南,原是中華帝國的附屬國之一,也是國際物流之地。自唐代己與中華關聯密切,另有北韓與南韓,在明代時錢幣與中國相互通用。

    中國在漢代後與歐洲有貿易,當時的流道物迴流到中國,中國的製造品與歐洲製造業相互融合,或採用國外的風格這在中國也有證明。

    中國,越南,北韓,南韓,日本都受中華文化影響,相互學習物品由中華賞賜有歐洲風格東西也屬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收集績效原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