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核桃哥小張
-
2 # 鄉村的小石頭
接觸有害因素工人應定期進行職業性體檢
職業病是指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過程中,由職業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目前,中國法定的職業病共有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職業性面板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腫瘤等共115種。
“由於職業病潛伏期短則3至5年,最長可達30年,因此往往容易被當事人忽視,但是大部分職業病一旦發現就很難完全治癒,所以從事有職業危害工作的人要注意定期體檢。 ”市疾控中心相關人士說。
按照《廣東省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辦法》規定,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工人每年進行一次職業性健康體檢,從事無毒無害作業職工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及時發現生產性有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及早進行治理,避免發生嚴重的職業中毒事故。
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早調換職業禁忌的工種和早期診斷、治療職業病患者。
此外,就業前體檢還可以使企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為就業前健康體檢,就是為了檢驗受檢者的健康狀況,決定其是否適合於從事該工作。
假如已患有職業病,或患有一些疾病是屬於職業禁忌症的,或可能危及他人健康的疾患,如傳染病、精神病等,就不能從事有毒有害作業。 這一做法既能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又能維護企業主的利益,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在粉塵環境中作業、生活的人,日常飲食 時,可多食用一些豬血,便可使體內粉塵迅速 排出,長期食用能夠預防粉塵中毒。
什麼是生產性粉塵?一般來講,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並能較長時間漂浮在生產壞境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生產性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危害表現在肺部,出於粉塵性質與化學成分不同,對肺部的危害差別很大,根據受害後的表現,粉塵引起的肺部疾患可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塵肺。這是主要的職業病之一,中國已列為法定職業病範疇,這種病是由於較長時間吸入較高濃度的生產性粉塵所致,引起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要特徵的全身性疾病。由於分成種類繁多,塵肺的種類也很多,主要有矽肺、石棉肺、滑石肺、雲母肺、煤肺、煤矽肺、炭素塵肺等。
第二種是肺部粉塵沉著症,它是由於吸入某些金屬性粉塵或其它粉塵而引起粉塵沉著於肺組織,從而呈現異物反應,其危害比塵肺小。
第三種是粉塵引起的肺部病變反應和過敏性疾病。這類疾病主要是由有機粉塵引起的,如棉塵、麻塵、皮毛粉塵、木塵等。
生產性粉塵對人體危害輕重,受著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粉塵的化學成分和性質,遊離二氧化矽含量高的粉塵比含量低的危害大。含遊離二氧化矽的粉塵比不含遊離二氧化矽的危害大。其次是粉塵的顆粒大小,一般來說,大顆粒的粉塵容易降落,在空氣中漂移時間短,不容易被吸入,不會發生危害。
此外,粉塵在肺組織中溶解度大小,粉塵的比重、形態、硬度等對人體的危害都有一定的關係。從事粉塵作業的工人是不是都會發生危害呢?關鍵在於防護的好壞,經常注意防護,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完全控制和消除粉塵的危害。防塵應採取綜合性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預防塵肺對保障工人身體健康,發展經濟是十分有利的,中國在防塵方面有很多創造性的經驗,如溼式作業、密閉塵源、通風除塵、個人防護、裝置維護檢修、測定空氣中粉塵濃度、大力開展宣傳教育等一整套綜合性防塵措施。生產環境內的濃度,常與清掃制度有關,故注意環境的清潔工作,推行實施清掃能有效地降低粉塵濃度。
1、加強組織領導,制定防塵規章制度,設有專、兼職人員,從組織上給與保證。對就業人員應作嚴格的健康檢查,凡有活動性肺內外結核、各種呼吸道疾患(鼻炎、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都不宜擔任接觸粉塵的工作。從事與粉塵接觸的工人,每年定期作體檢,如發現塵肺,立即調動工作,積極治療。
2、逐步改革生產工藝和生產裝置,進行溼式作業方式,減少粉塵的飛揚。
3、降低空氣中粉塵濃度,密封機械防止粉塵外逸,採用通風排氣裝置和空氣淨化除塵裝置,使車間粉塵降低到國家職業接觸限值標準以下。4、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從事粉塵作業者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減少身體暴露部位,要根據粉塵的性質,選戴多種防塵口罩,以防止粉塵從呼吸道吸入,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