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娛啟示錄
-
2 # 拾部TV
對於改編動畫而言,無論是漫改動畫,遊戲改動畫,亦或者是輕小說改動畫等等,在改編動畫播出期間以及播放完畢之後,都會在原作愛好者和非原作愛好者的純動畫觀眾之間展開關於原作與改編動畫之間的論戰。
比如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當年《Fate/stay night》動畫系列在播出之後,非原作愛好者的純動畫觀眾看過動畫之後就會對像是衛宮士郎等角色或者劇情處理發表各式各樣,主觀也好,比較理性客觀也罷的評價。個別比較偏激的原作愛好者就會對純動畫觀眾的部分評價表示:這些純動畫觀眾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原作,他們因為對原作缺乏瞭解,所以沒有體會出動畫中角色或者劇情設計的精髓。有更加偏激的原作愛好者會直接表示:沒有玩過《Fate/stay night》原作遊戲的純動畫觀眾是沒有資格評價動畫裡面的角色或者劇情處理的。
看改編動畫真的需要先去接觸原作嗎?如果真的要接觸完原作才可以對動畫當中的角色塑造或者劇情處理有清晰的體會的話,那這部分的改編動畫真的成功了嗎?改編動畫與原作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似乎一直都沒有在原作愛好者以及純動畫觀眾之間得到解決。拾部君是覺得,其實改編動畫的情況,並不是只具有單一模式的,也就是說,有些改編動畫當然是越忠實原作就越好,因為原作的質量擺在那裡,但是畢竟動畫製作方在改編原作的時候是有獨特的想法的,再加上有部分原作確實需要大量地進行刪改等其他處理才更符合如今日本動畫的需求,所以原作與改編動畫的關係真的不是一概而論的。
原作並不是改編動畫的唯一聖經,即便說原作必須要忠實還原的地方,在改編動畫時就應該儘量還原,但是拾部君覺得,如果只是很刻板地一味照搬原作,而沒有動畫製作方獨特的理解的話,除非是原作真的十分厲害,其角色塑造,劇情處理以及思想內涵全都有忠實還原的意義,否則對於一般的原作來說,憑什麼動畫製作方就一定要完完全全依照原作進行改編呢?
日本動畫業界有一種情況就是,改編動畫比原作還要優秀,那是因為製作這些超越原作的動畫製作方是有自己獨特的思考,而且他們是靈活地將原作的內容很好地融合到他們所營造的動畫視聽語言中。說實話,對於這部分優秀的改編動畫來說,接觸原作反倒沒有成為一個必選專案,而是一個可選專案。雖然原作粉碎機是一把雙刃劍,但有些時候,原作粉碎機將原作粉碎得太好了,能夠接觸這一類的動畫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日本動畫史上優秀的原作粉碎機動畫還是有不少的,比如說押井守改編自士郎正宗同名漫畫的《攻殼機動隊》電影系列,押井守並沒有完全隨從原作,他在其作品中加入了大量的哲學思辨。比如說《食靈-零-》這部動畫,就徹底將原作粉碎得一乾二淨,但是這部動畫成功了,而且比原作漫畫還要成功。再比如說新房昭之執導的《物語系列》動畫,原作的不少內容,其實是比較難動畫化的,而新房昭之厲害的地方就是,他粉碎了原作,但是又保持住了堪比原作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從有趣度來說,動畫一點都不比原作輕小說差。
原作對於動畫愛好者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可以讓原作愛好者看起來比純動畫觀眾高等的帽子,並不是看過原作的愛好者就一定有優越的地方,有個別原作愛好者只是喜歡給原作戴上一個虛無的光環,而這個光環可以去鄙視純動畫觀眾。純動畫觀眾根據在動畫中看到的內容發表各自的感受,雖然說有部分感受確實很主觀,也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但是沒有接觸過原作就沒有資格評價動畫這種偏激的觀點,還是少出現好一些。
關注【拾部次元】,一個由漫畫家撰寫,有態度的動漫頻道
回覆列表
沒太明白題主的意思,是指的其他作品改動漫嗎?漫改是這兩年比較熱門的形式。
所以,讀者是否看過原作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透過看漫畫是否感受了漫畫所帶來的滿足感。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人都有資格進行評價。
而如果看過原作,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創作形式進行比較,從而對比動漫是否還原了原作的精神進行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