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風微涼北島梔子花的
-
2 # 使用者395463562554
特點: 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形旁在左,聲旁在右;有的形旁在右,聲旁在左;有的形旁在上,聲旁在下;有的形旁在下,聲旁在上;有的形旁在外,聲旁在內,或者形旁在內,聲旁在外。 形聲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成體,由表示意義範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當,聲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充當。 為了兼顧某個形聲字的筆劃或構形的美觀,在漢字形體演變的某一階段上,形符或聲符被部分地省簡而成為所謂省形或省聲。如弒,弒省,式聲;耆,從老省,旨聲;產,從生,彥省聲;夜,從夕亦省聲,等等。
形聲字
漢字絕大部分都是合體字,由兩個以上的偏旁構成。有些合體字的偏旁只與字義發生聯絡,與字音沒
有關係,這樣的字是會意字,例如“眾、灶、涉、安、家、囚、臭、尖、塵”等字;有些合體字的偏旁,
一部分與字義發生聯絡,一部分與字音發生聯絡,這樣的字就是形聲字,例如“蝦、烤、裳、吐、杆、氨、
理、忘”等字。
形聲字中與字義發生聯絡的偏旁叫形旁,前面例字中的偏旁“蟲、火、衣、口、木、氣、王(玉)、
心”就是形旁;與字音發生聯絡的偏旁叫聲旁,如例字中的偏旁“下、考、尚、土、幹、安、裡、亡”
就是聲旁。形聲字就是由表示字義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聲旁構成的漢字。
一個形旁或聲旁可以同多個漢字發生聯絡,充當多個漢字的偏旁,這樣既提高了偏旁(許多同時又是
字)的使用率,使得漢字更加系統化,又便於使用者迅速領會字義,掌握字音,正確運用。例如用“鳥”
作形旁的漢字,意義都同鳥有關,如“鶘、鵬、鵜、鵑、鸝、鷓、鴣”等字;用“胡”作聲旁的字,讀音
都同“胡”相同,如“糊、瑚、湖、蝴、葫、猢、煳、鶘”等字。
同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相比較,形聲字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因形見義,據形知音,把文
字的表義和表音兩種功能有機地融合為一體,記錄語言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既適應了漢語分化同音字、
同音詞的需要,也適應了漢語方言分歧、語音差別大的狀況。所以,形聲字一出現,就得到了迅速發展。
甲骨文中,形聲字所佔的比例還非常少,金文中則呈現出發展趨勢,到了漢代,形聲字已成為漢字系統裡
的主流。據統計,東漢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收錄漢字9353個,其中的形聲字就佔了82%;南宋鄭樵對
23000多個漢字進行了統計分析,形聲字佔90%;現代7000個通用漢字中,形聲字也佔80%以上。
由上面的統計可見,現代漢字系統以形聲字為主。這眾多的形聲字,都是由數量有限的形旁和聲旁組
合而成的。據有關資料統計,構成現代形聲字的形旁約有250個,聲旁約有1300個。這些形旁、聲旁互相
配合,就構成了漢字的形聲字系統。
形旁和聲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6種:
左形右聲,如:清、松、城、漁、狸、情、描、帽、紡
左聲右形,如:功、領、救、戰、郊、放、鴨、飄、歌
上形下聲,如:露、花、崗、草、笠、芳、窺、景、箱
上聲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貸、盒
內形外聲,如:聞、悶、辮、辯、問
外形內聲,如:圓、閣、衷、病、趕、廳、近
在各種組合的形聲字中,左形右聲的型別最多,幾乎佔現代常用形聲字的80%,其次是左聲右形類,
約佔6%,其餘幾種結構的形聲字就比較少了。一些常用的形旁,在形聲字中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規律,例如
單人旁、木字旁、豎心旁、絞絲旁、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左邊,立刀旁、戈字旁、鳥字旁、
欠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右邊,草字頭、竹字頭、寶蓋頭、雨字頭等形旁都在字的上面,心字底、四點
底(火字的變形)、皿字底等形旁都在字的下面。這種結構從秦漢時的篆書發展為隸書後就已經固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