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龍45
-
2 # 姜運倉
如果美國武器對我們完全開放,供我們充分借鑑的話,那我們同類產品的研發週期肯定會短得多,因為我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一方面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前在世界上比較領先的技術都會採取嚴形的保密措施,軍事技術更是如此,一般外華人是很難接近的;另一方面,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對待自己的盟友時,還不時提供一些高效能武器與技術,但對其競爭對手或敵人,它不但自己不提供,而且還會阻止世界上其他國家向其提供。比如,直至今天,美歐國家仍然沒有對中國解禁武器禁運。
雖然如此,在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的聯絡己非常密切,包括商品、人員、金融、科技與教育等方面的交流還是非常多的。這種交流是有利於後發國家的發展的,因為有些技術已經沒有了保密價值,後發國家可以輕易獲取這些技術,提升自己的發展速度。軍工企業這是如此,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肯定有利於縮短我們研發的時間。
-
3 # 運動柳葉刀
1、只能說比沒借鑑完全自己研製週期短了,與當今科技、軍事、經濟第一的美國沒法比。
2、中國的武器裝備主體是“蘇式”系列,是高大英武的北方姑娘,與小巧精緻的南方妹子差異不小。
3、中國是發展有限的防禦性國防,軍備競賽是災難,不論是對所在國還是全世界。
-
4 # 威吶解析
客觀的講,在武器研發方面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鑑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行縮短研發週期!這一點在早期研發核武器、核潛艇等“國之重器”的過程就是最直觀的例子。但武器裝備研發的核心技術和人才是沒有辦法透過“借鑑”獲得的,這一點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近些年中國主戰水面艦艇的發展,不單單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內涵”!
眾所周知,中國的原子彈、核彈研發核心技術人才大部分是從歐美學成歸來,其中,部分人員還直接參與到了美國核武器、火箭等國家重點工程的研發,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參與最核心的部分(否則也不會讓他們回國),但是,透過參與周邊研發過程卻是能夠對這些“國之重器”的輪廓、大體構造有所瞭解,在後續中國核武器的研發中至少是有大概方向可尋的,對縮短研發時間肯定是有所幫助的(美國研發原子彈耗時6年,我們為5年)!
1964年10月16日,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部分“兩彈一星”元勳!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戰略核潛艇的研發,這個例子也是流傳度最廣的,據說在中國決心要研發戰略核潛艇時,連核潛艇最起碼的樣子都沒有概念,而某港商“無意中”給親戚家小朋友帶的一個美國“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模型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參考,透過“拆解”模型,我們知道了戰略核潛艇的大概構造、甚至用木頭搭建了一個全尺寸的陸上模型,在正式建造前把裡面的裝置、結構來來回回走了好多遍!雖然沒有辦法直接對比戰略核潛艇研發時間到底縮短了多少年,但是那個“無意中”的“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模型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國第一代戰略核潛艇“華盛頓級”中國第一代戰略核潛艇092基本型
再看近些年的一些軍事裝備研發,從四代隱身戰鬥機、“宙斯盾”驅逐艦等大型裝備,到自動步槍、夜視儀、防彈背心等單兵裝備,美國一直在引領世界軍事裝備發展的潮流,其實也是為其他國家裝備研發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方向,因此,我們後續在殲-20戰鬥機、052D驅逐艦、甚至我們的單兵裝具、頭盔等,很多方面都與美軍的存在類似之處(包括內在效能指標與外觀形式等)。
中國海軍052D驅逐艦
當然,即便是有借鑑可循,如果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撐、足夠的智力支援以及足夠深厚的工業、製造能力基礎,給再多的參考樣例、甚至就算別人直接提供設計圖紙,也照樣造不出來先進的裝備!中國的軍事裝備研發所處的外部環境應該是最惡劣的之一(原因大家都清楚),問題中說的有美國的先進武器借鑑,其實也就是看看其外形罷了,雖然可以為我們的裝備外觀設計提供些參考,但是核心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國防科技人員“夠爭氣”,用金錢是買不來國防安全的!
未來大型核動力航母想象圖
回覆列表
世界科技研發都是互相借鑑,美國火箭也借鑑我們的緊急關機技術,但是,中國武器發展起源於俄系,仿俄容易很多,很快,仿美,仿法,仿英等西方的東西有點不靈了,如仿法的直八,仿英的秦嶺發動機,經歷多少年了,還是不行,更別提仿美的直一20了,三十多年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