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頂洞男人

    就目前市面上的新車和最近幾年上市的家用車來說,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於駕乘舒適度來說區別不大,但就動力來說同排量發動機,帶渦輪增壓的車型動力更加充足,尤其在高速超車時。目前的技術來說由於小慣量渦輪技術的大量應用,渦輪遲滯現象越來越小,峰值扭矩轉速越來越低,許多家用小排量汽車,在轉速1400左右就釋放最大扭矩了。比如大眾和寶馬的小排量發動機,1.4和1.5的排量比起2.0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感受上好很多,油耗也不高。但是拿1.4T的車和2.0以上,比如2.5和3.0升的比,小排量發動機在動力的表現就好不到哪裡。

  • 2 # 貓眼看車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自吸發動機與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駕駛感受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了。不過,仔細體會還是有不同之處。

    自吸與渦輪對比,要有一個前提:最好是效能接近的發動機,比如1.5L自吸和1.0T渦輪,2.0L自吸和1.5T渦輪之間的對比,才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平時常見的1.5L自吸發動機,無論是合資車還是中國產車,其效能引數與1.0T非常接近。但是,1.0T峰值扭矩要明顯強於1.5L,體現在日常駕駛中區別就是起步階段1.0T要比1.5L更加迅猛。

    而1.0T大部分機子調教出的功率和馬力都小於1.5L,日常駕駛中區別就是中後段提速1.5L更好一些。鑑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先天不足,廠家都會降低最高功率轉速和最高扭矩轉速,以減輕渦輪介入的遲滯,但是無論怎麼調教,介入遲滯依然存在,所以行駛平順性渦輪是不及自吸的。

    自吸發動機輸出線性,整個駕駛過程不溫不燥;渦輪增壓發動機輸出暴躁,對於長時間擁堵路況駕駛來說,實際意義不大,發揮不出來渦輪的作用,渦輪更適合高速路況。

    綜上所述,自吸與渦輪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平順性方面,而這種區別也只有在比較暴力駕駛、高速行駛的情況下才可以深切體會出來。我想,隨著渦輪技術的升級,動力輸出的遲滯現象會逐漸減少直至無法感受到。

  • 3 # 明說汽車那些事

    【導語】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之間的區別一直都是大家熱衷於討論的話題,對於這兩種不同的進氣形式,都有著不同的擁簇著,有些人喜歡自然吸氣的平順性和可靠性,有些人則喜歡渦輪增壓的爆發性。在環保觀念日益增強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把旗下產品的排量做小,並且都在發動機艙裡面塞進一個渦輪增壓,或者機械增加,亦或者二者同時協作。

    其實要說這兩類發動機的駕駛感受,我想說的是,最大的區別還是在動力輸出的特性上面有一些區別,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從低轉速到高轉速的動力輸出是比較平順的,幾乎感受不到爆發點,最多是在最大功率的轉速上的時候車子會持續的感覺往前拉扯;

    而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會在某個轉速的時候渦輪達到工作的轉速和溫度以後就開始介入,把大量的空氣壓入發動機艙進行劇烈燃燒,這個時候就感覺到車子像突然被人從後面踹了一腳一樣猛地向前衝,以前渦輪增壓技術還沒成熟的時候渦輪介入的轉速還比較高,現在普遍的技術下渦輪在一千多轉就開始介入,一直到四五千轉都能持續供應最大扭矩,可以說對於駕駛者來說是一件比較過癮的事情。

    不過渦輪增壓會會存在一個叫做“渦輪遲滯”的不足點,就是在渦輪介入之前,會有一段轉速發動機的動力是感覺比較弱的,因為在渦輪介入之前,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特性是和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差不多,而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排量一般都比較小,譬如現在主流的1.8T、1.5T、甚至還有1.0T等等,這些發動機的排量可以在很多地方都贏得政策優勢,同時又有足夠的動力推動車輛工作。

    從駕駛員的角度來說的話,自然吸氣的汽車可以給駕駛員更加從容的駕駛,因為動力的輸出是可以預判的,油門踩下去多少,發動機就輸出多少的動力,如要超車的時候就踩多一點,日常駕駛的時候就踩少一點,從容且平順;

    而對於駕駛員來說,渦輪增壓的汽車尤其是大排量的渦輪增壓汽車的性格是有點男琢磨的,因為可能想平順駕駛的時候,因為油門多踩了一點,渦輪就馬上介入,這個時候車子會突然向前衝,但是由於車子需要平順的駕駛,所以又收回油門,車子表現出的感受就是一頓一頓的。但是如果是準求速度於激情的駕駛員,就會喜歡渦輪介入時候那種打雞血的感覺,會突然有比較強的推背感,讓人感覺比較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像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為什麼呢?有沒有完全不自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