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興長

    距離太陽最近是天球星,和地球,距太陽的距離都是9O萬公里,因為太陽是這兩個球生出來的,地球是圍著天球星轉的,地球繞天球一圈是一年的時間,地球從起步點在轉到這裡來是經歷了約一千二百萬公里,地球轉一圈的圓直徑約三百六十多萬公里,而太陽是隨著地球移動的,太陽是在天地兩個球中間的所以各距9O萬公里。

  • 2 # 白起h冷血將軍

    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距離4.22光年。

    這裡要說一下南門二,半人馬座α星,位於天空南方的半人馬座,是一顆三合星系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綜合視星等為-0.27等(超過第四亮的大角星),絕對星等為4.4等。南門二也作為南十字星座最外圍的指引而聞名,因為南十字星座的位置太過南邊,所以大部分的北半球都看不到。傳聞當年鄭和下西洋,就是用它來指引方向。

    南門二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只有4.37光年(約277,600天文單位)。

    比鄰星通常被認為是這個恆星系的成員,距離太陽只有4.22光年。亮度很暗只有11等,肉眼無法看到,即使用普通15釐米口徑望遠鏡看都只是個極暗的星點,一般人看到都很難確認就是它。

    比鄰星是由天文學家羅伯特·因尼斯(Robert Innes)於1915年在南非發現的,當時他是擔任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聯合天文臺(Union Observatory)的主管

    因為距離近,就用三角視差法測量距離,利用地球公轉太陽這個軌道,半年轉了半周,以這日地距離為基線,時隔半年兩次觀測,測量該恆星在天空背景下和更遙遠恆星連成三角形以計算出移動的角度,用三角函式算出距離

  • 3 # 科普大世界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那麼在我們太陽系之外,哪顆恆星距離我們最近呢?那就是比鄰星了。

    比鄰星屬於南門二多星系統,它和南門二a與南門二b,共同組成了一個三合星系統,其中比鄰星距離我們最近,只有4.22光年,按理說這個恆星應該非常亮了,然而我們用肉眼直接觀察的話,根本看不到它。

    這是因為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8左右,直徑只有太陽的1/7左右,約20萬公里,體積約為太陽的1/320,這些都是透過天文儀器測得的資料,再用三角視差、光學干涉等測量出來的,光譜分析則可以測量其成分。

    比鄰星質量較小所以引力也比較小,內部的氫核聚變不是那麼劇烈,因此表面溫度也不高,大概只有2750攝氏度左右,這也使得這個恆星光度比較低,看上去比較暗淡, 視星等只有11等,而人眼通常只能看到6等星,比鄰星的光度遠遠低於這個幅度,所以是無法不用望遠鏡等天文器材而被人眼直接看到的。

    天文學家分析認為這顆恆星形成的時間與太陽相似,年齡幾乎與太陽相等(約49億年),不過預估它的壽命將會比太陽長得多,因為多數紅矮星的主序星階段時間可以長達數千億年。

    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它原來並不屬於南門二三合星系統,透過其軌道執行分析來看,它應該是剛執行到南門二雙星附近並被捕獲的,也就是說它是剛剛被南門二雙星捕獲,開始圍繞其進行第1周的執行。

    已知比鄰星有兩顆行星圍繞執行,其中第1顆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中,第2顆行星是今年4月份才發現的,與比鄰星的距離較遠,但是質量較大,大約相當於我們地球質量的6倍左右,圍繞比鄰星執行一週需要200多天。就在今年10月份,中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天文學研究者們針對比鄰星及其周圍行星的動力學和軌道特徵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對深入瞭解行星的宜居性以及行星系統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團隊利用數值模擬和理論分析,對比鄰星周圍存在兩顆行星的執行情況分析後發現,比鄰星b公轉軌道的半長軸在0.02至0.1天文單位之間,軌道偏心率上限為0.4,而比鄰星c的偏心率上限為0.65,當兩顆行星公轉平面不重合時,其軌道夾角會小於50度。

    從事該專案研究的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稱行星的演化特徵、宜居條件,與它們的軌道特性關係密切。深入研究比鄰星系統的動力學和軌道特性,不僅對探究其周圍行星是否具備生存條件極為關鍵,也為後續其他系外行星的觀測提供了重要參考。可以說比鄰星及其行星是我們研究系外行星系統的活樣板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工討薪走法律程式。你覺得靠譜嗎?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