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的五花肉

    由於中藥材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加之市場容量較大,近年來發展種植的農民朋友不在少數,由於中藥材品種繁多,農民朋友在面對某種陌生中藥材時,出現一些沒有見過的病害,防治起來就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一、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發生“怪病”

    近日,種植中藥材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的農民朋友,就發現田裡出現一種“怪病”,植株先是發黃,而後慢慢似脫水狀,緊接著葉片乾枯,不但發病快,而且還據傳染性。

    拔掉植株,發現莖基部長了一層“白毛”(白色菌絲),有的向下延續到根部,根部表皮腐爛,像極了根腐病症狀。

    由於當地屬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新發展種植區,對於這種病害從來沒有見過,束手無策的同時,種植戶們紛紛帶著病株向各個農資店老闆求助。

    二、病情診斷

    經診斷,危害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的這種病害叫白絹病,對於白絹病,搞農業的人士應該都比較熟悉,特別是花生種植戶,印象更加深刻,因為白絹病也是危害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被稱為“花生殺手”。

    白絹病發生除了土壤或種苗攜帶菌絲造成傳染外,最主要一個特徵,就是喜歡高溫,這個特性和很多病菌都有些不同,白絹病病菌最適宜的發病溫度在30℃-40℃之間。

    從六月份下旬(全國各地溫差不同,發病時間也略有差異)開始發病,七八月份為高發期,特別是遇到連續乾旱高溫,而後突然降雨,最容易形成病菌爆發,今年當地就屬於這樣的氣候條件,才造成了白絹病的集中發生,因此建議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種植戶,當遇到這樣的天氣,雨後無論田間有沒有發現病株,都要及時噴藥預防。

    白絹病是一種根部病害,也就是說病菌主要危害作物根部位置,但植株變化是農民朋友診斷病害的基礎,因此,當我們的農作物葉片或植株出現發黃、乾枯、萎蔫症狀時,彆著急判斷是葉部或植株出現了病害,就急忙噴藥防治,而是要拔掉一棵病株,先檢查一下根部有無問題,這才不會在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時多走彎路,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白絹病又叫菌核性根腐病,喜高溫高溼環境,初發期表現為莖基部表皮變褐,潮溼環境會產生白色菌絲,如不及時防治,後期會形成油菜籽大小的菌核,這些就是白絹病自身最大的特點,農民朋友掌握後,也比較容易掌握判斷。

    三、防治方法

    只要搞清楚病因,防治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了,植保界有句老話,叫“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意思就是說,透過前期預防,不讓農作物有感染病菌的機會,才是上上策。

    對於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白絹病的預防和治療,佰秀透過實踐分析,總結出以下經驗和建議,以供種植戶參考:

    1、土壤處理:紫菀(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不宜重茬種植,重茬種植的紫菀白絹病發生相對嚴重,即使是剛發展種植的田塊,也不應掉以輕心,種植之前應施足有機肥,補充中微量元素,採用殺菌劑進行土壤消毒。每畝採用1000億孢子/克枯草芽孢桿菌100克(一定要配合有機肥使用,否則看不到明顯效果)撒施。

    或用20%乙酸銅2000克進行土壤處理,另外像五氯硝基苯、克菌丹、福美雙等,也都有不錯的防治效果。對於中藥材病害防治,建議使用枯草芽孢桿菌或乙酸銅其中一種,相比較其它殺菌劑,更為綠色一些。

    2、田間管理:遇到連續乾旱的天氣,要及時進行灌溉澆水,以免出現連續乾旱遇雨遇高溫而出現病菌爆發的現象,種植不要過於稠密,田間具有一定的通風性,也是減少病害發生的要素之一。

    3、藥物防治:噻呋醯胺被稱為白絹病的剋星,因此農作物發生白絹病時,噻呋醯胺就成了首選,針對病情嚴重程度,每畝建議噴施240克/升噻呋醯胺20-40克+80%克菌丹15-30克兌水30公斤進行噴霧或灌根處理,效果比較顯著。

    另外像菌核淨+異菌脲組合、甲基硫菌靈+苯甲嘧菌酯組合、噻呋醯胺+枯草芽孢桿菌組合,對白絹病的治療均有顯著效果。

  • 2 # 其實簡簡單單就好

    這個我不達清楚,根據我種植別的植物而言,紫菀高溫季節根部長:白毛:危害嚴重,根據這一推測是否:白粉病:或是枯萎病:若是就直接農資生產門市去買就可以了,防重於治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理財的風險等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