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聯華瑪瑪
-
2 # 小銀哥說金融
先說一下現在理財產品都有哪些風險等級,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金融機構將現在的理財產品分為五個等級,即我們常說的“PR1、PR2、PR3、PR4、PR5”,分別對應的產品為“低風險型、中低風險型、中風險型、中高風險型和高風險”,那麼為什麼要劃分這麼多型號,我們普通老百姓該怎麼選擇呢?
其實只要買過理財產品的人一定經歷過,在買產品之前,銀行工作人員都會給購買者做一個風險測評,為什麼要做這個呢,估計許多人都不理解,其實就是和我們上面說的五種理財風險等級有關,因為這個風險測評其實就是一張調查問卷,裡面勾選投資的一些個人資訊和理財習慣等,選完後會得出投資人的風險偏好,也是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積極型和激進型”,與上面理財產品PR1-PR5是一一對應的 ,銀行會按照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推薦對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這是有相關要求的,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就是投資人的風險偏好不高於所購產品的風險等級,意思就是穩健型的投資人只能購買PR1和PR2的理財產品,PR3及以上的產品是無法購買的。
那麼這五個等級的理財產品分別都對應什麼樣的產品和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一來梳理一下:
PR1:銀行會保證本金,總體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低,主要用於投資債券、貨幣市場等。
PR2:銀行一般會保證償付本金,但收益會有一定的浮動,整體風險較為穩定,風險不高,投資範圍和PR1差不多,也是債券、貨幣市場等。
PR3:該類理財產品本金不保證償付,投資過程有一定的風險,產品收益有一定的波動,除了投資債券、貨幣市場外,還會投資股票、外匯等。
PR4:在不保證本金的同時,受風險因素影響比較大,收益也會有較大浮動,比較容易受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一般會投資股票、黃金、外匯等高風險的金融產品。
PR5:本金不保證,所受的風險極大,產品結構也很複雜,收益波動大,很容易因為風險因素造成虧損,主要是投資黃金、外匯、股票等,且採用衍生交易、分層等槓桿放大的方式進行投資。
透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定和各自的特點有一定的瞭解了,那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呢,在這裡小銀哥告誡大家,銀行的風險測評還是相對科學的,做測評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填寫,不要虛報自己的某些資訊,根據測評結果在適合自己的風險等級中選擇產品,選定產品後一定要關注該產品的投資方向、風險等級、歷史業績、甚至產品管理團隊,因為一個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的投資收益會更穩妥一些。
回覆列表
現如今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老百姓手裡大多都有了餘錢,而且傳統的定期存款利息也遠遠不能跑贏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並接觸理財產品。說起投資理財產品,可真是千奇百種,特別是定期產品,一旦購買大多數情況都不能中途退出,因此,在購買前一定要了解好相應的風險等級,買到與自己能夠承擔風險等級更匹配的產品,從而更安全、更安心的獲取收益。 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根據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風險收益特點、流動性等不同因素來設定,包括R1(謹慎型產品)、R2(穩健型產品)、R3(平衡型產品)、R4(進取型產品)以及R5(激進型產品)。R1和R2 ,投資範圍相似,多數是銀行間、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借、信託計劃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等,一般R1級別投資風險部分的比例更高。R3級別的產品除了可以投資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外,還能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不過後者的投資比例不超過30%。R4級別產品掛鉤股票、黃金、外匯等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比例可超過30%,不但不保證本金的償付,而且本金的風險較大。R5級別的產品可以完全投資股票、外匯、黃金等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也可採用衍生交易、分層等槓桿放大的方式進行投資。 需要注意的是,一種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不是單一的,比如銀行理財跨度從1-5級都有,養老保障管理產品跨度為1-3級,以2級為主,券商理財跨度為2-3級,以2級為主。我個人認為風險等級只是一個參考,購買理財產品時要結合產品說明書、產品運作報告,來了解產品的投資情況,這樣才能判斷出理財產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