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35774605866

      複雜一些的:

      工具和材料:A.複製紙 B.裁紙刀 C.剪刀 D.尖嘴鉗 E.棉線 F.工業酒精 G.502膠 H.電線 I.棉花 J.竹條;

      注意事項:孔明燈必須要在無風的天氣和空曠的場地上放飛,否則不但不能飛上天,而且可能會引起火災。放飛時,需要2-3人的共同協力,強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燈底部拴上線,這樣既可以重複放飛,又能控制起飛高度和範圍,避免引起火災。

      步驟

      A.用裁紙刀將竹條削到厚薄3毫米以內,然後,把竹條彎成一個圈,用棉線或502膠固定。竹子有彈性,竹圈可能會不圓,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圓形。

      B.用尖嘴鉗把廢電線外面的絕緣層去掉就可以得到細銅絲。不過,銅絲不能太細,否則容易燒斷,可以用3根銅絲擰在一起避免這個問題。

      C.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釐米的球狀物.再剪一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幹後,把氣球吹脹,找一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一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叉兩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並繫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

      D.把銅絲綁在竹圈兩端,再把做好的燈罩粘在竹圈上。在銅絲上綁上棉花,浸上酒精,點燃後就可以放飛了。孔明燈不能太小,否則很難升上天。

      放飛

      選擇晴朗無風的夜晚,一人拿住燈底的左右側,另一人用酒精將脫脂棉浸透後點燃,直到雙手感到孔明燈有上升之勢,即慢慢放開雙手,孔明燈便徐徐飛起,上升高度可達1000m左右。

      升空程式建議:

      孔明燈之製作方法簡單,但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較狻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燬,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溼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施放。

      1.先將燈體撐開,並於四周與底部繫上控制線。

      2.填裝燃料。

      3.點火後,將進氣口儘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亦不可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之控制線必須拉直。

      4.加熱直至燈體內之熱氣溫度足夠後,四周控制線慢慢鬆開,以維持燈體穩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線必須控制燈體上升之速度與高度。

      5.球體升空後可以線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飄浮,至此升空完成。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一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

      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後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後整個燈會冉冉飛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後孔明燈會自動下降。

      簡單一些的:

      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它是利用熱空氣比空氣輕,在空氣中上升的原理製成的。

      一、材料

      竹篾、白紙、細鐵絲、酒精、脫脂棉、漿糊。

      二、製作方法

      1、用3張薄白紙糊成一個頂端密封的圓柱體,其周長為225cm,高約90cm。

      2、用寬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個周長約220cm的圓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

      3、將竹圈放在圓柱體下端作底,使兩者邊沿近於重合,用漿糊粘住。

      4、用竹蔑扎一個小圓圈,直徑約15cm,周圍包上脫脂棉約10g,作為燃心,然後掛在兩鐵絲的交叉點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衣庫面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