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媽充電屋

    為什麼孩子會越來越像父母?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無外乎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遺傳基因佔主要決定作用。孩子越來越像父母,是因為孩子身上流淌著父母的基因,就像遺傳決定論的創始人高爾頓所說,“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第二種觀點,後天環境起決定性的作用。孩子之所以和父母越來越像,是因為和父母一起生活,受父母的影響。

    第三種觀點有點和稀泥,認為遺傳和後天環境都重要,至於誰更重要,不好說。

    這三種觀點都有道理,父母身上的很多顯性特徵,都毫無保留的遺傳給了孩子,比如黑面板、大鼻頭,這的確是基因的作用。 同時,父母的很多行為習慣也給孩子深深的影響,比如,走路的姿勢、說話的神態,也是孩子和父母相像的外部表現。 到底什麼原因讓孩子越來越像父母呢?似乎這個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

    英國的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新意的方向。

    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源自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起搶劫案。案件中,受劫持的人質對對劫匪產生了同情、依賴,甚至認同的複雜情感。從理性的角度分析,這種情感對人質是有益的,因為一旦和綁匪產生了情感聯絡,綁匪就會把人質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會降低撕票的可能性。

    奧利弗·詹姆斯把這種情感引申到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中,他認為孩子就像人質,為了生存,他們對父母也會產生類似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中的情感。奧利弗·詹姆斯把這種情感稱為“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主要表現為兩點:

    第一,模仿

    孩子會透過觀察父母的言行,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我們經常會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這些說法,都說明了父母言行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從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角度看,孩子的諸多模仿,更多的來自求生的本能。孩子是弱小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不管是物質上,還是情感上,事事都要依賴父母。所以,討父母歡心,是他們在這個世界生存的關鍵。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殘酷,遠遠不如“我愛你,我願意為你付出一切”更讓人心裡舒服。但別忽略一個殘忍的事實,每年都有不少的兒童因為父母的原因致死。

    比如,被父母虐待,父母不作為導致的意外,產後抑鬱抱著孩子跳樓的。 所以,幼小的孩子為了生存,必須讓綁匪高興,他們會竭盡自己所能,討父母的歡心。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用他們的眼睛觀察父母,模仿父母的言行,瞭解父母的期望,調整自己的行為。

    模仿父母的言行,看起來是孩子認同父母的表現,實際上,是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同做出的努力。模仿是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比較表象的表現,就像人質單純為了生存來認同綁匪產生的情感一樣,人質對綁匪的情感還有更深層次的表現。

    第二點,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是比模仿更深入的形式。就像美國的媒體繼承人帕蒂·赫斯特,她不但認同綁匪,甚至加入了綁架她的恐怖組織,成為他們的信徒。帕蒂·赫斯特的行為,不僅是為了生存,而是真正的認同了恐怖組織的做法。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更長,對父母的身份認同會更強烈,他們把父母的某些特性內化成自身的特質。從小目睹家暴,甚至是被家暴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大的傾向成為施暴的人。這些孩子,不單單是模仿父母的行為,他們是從內心深處認同這種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這本書中描述了很多案例,生活在“有毒”家庭中的孩子,把父母的暴力、酗酒,甚至對孩子的性虐待,都看成是合理的,他們會為父母的行為辯解。

    “如果我乖一點,媽媽就不會打我了”,“爸爸工作太累,所以才會打我”…… 就像波士頓的精神病學家所說,童年時期孩子目睹暴力,久而久之,會養成隨時反擊的行為模式。經常目睹暴力的孩子,會更輕易的學會暴力,使用暴力。這些孩子使用暴力,不只是為了取悅父母,而是他們認同這種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

    父母的言行和思維方式,都會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概念的提出,讓我們有了新的角度來探討孩子和父母越來越像的原因,是不是也挺有意思呢?

  • 2 # 轉身遇見最美的

    我最近看到兒子的舉手投足,和老公如出一轍,我確定這不是耳濡目染,這更像遺傳基因。但孩子的生活習慣,卻有可能受到父母的影響。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潛移默化中,更傾向於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時田園雜興的後兩句,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