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樹發新芽66

    種水稻是不需要挖那麼多溝的,不改變現狀就不能挖溝,挖溝就改變了現狀,看似有點抬槓,其實是你這問題有點那個。玩笑了別介意!其實挖溝要看情況,有利於泥鰍集中活動和人員投餵餌料,有利於提高泥鰍的生存空間,四周一道環形溝是必不可少的,中間隔4~5米一道溝,和外圍環溝連通,不要忘記做好防逃措施

  • 2 # 鄉村奇緣

    特別是南方水稻,稻田裡是最不能缺水的,可是卻發現一個比較新奇的事情,農民在種植水稻的時候不施肥,反而在稻田裡養泥鰍,這是怎麼回事呢

    南方稻區廣闊,利用稻田養泥鰍,既節約水面,又能獲得糧食,經濟效益顯著,是高效農業良好的種養模式。

    因為稻田裡有水,所以會給很多是微生物和水生物提供一定的生存條件,這些東西都包括魚蝦,泥鰍,黃鱔,田螺等,之前有很多農民也發現稻田裡有很多的田螺泥鰍,也有很多小夥伴兒去稻田裡捉,回來以後經過處理,做成一道美味的餐食,這種經歷真的讓人回味無窮。可是慢慢的會發現,當農田裡使用過多的農藥之後,這些生物開始漸漸的消失。

    知道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意味著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對於農村的這些所謂的野味,自然受到人們的青睞。可是源於土地施肥,又使用各種農藥,所以導致這些野味的數量越來越少,也更加的珍貴,在市面上價值也比較高,有很多機靈的人就看到了這裡面的商機,於是決定養殖這些東西。

    有些農民就開始利用自己家的稻田地,在這裡養殖這些泥鰍,畢竟在稻田裡養殖出來的和在河裡養出來的,價值和味道都不一樣,到了市面以後賣的價格也比較高。還真有這樣的農民,在自家的田地養殖了泥鰍,為了能夠讓這些泥鰍更好的存活,就沒有在給稻田施肥。

    ⒈稻田選擇

    養殖泥鰍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時不溢水的稻田為佳。稻田四周要高築田埂.進排水口要設二道網,以防泥鰍逃逸。同時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魚坑,便於日後捕撈。

    ⒉放養與管理

    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後放入苗種,一般每畝放養4~5萬尾。放鰍前,也要追施有機肥料,以培養水中浮游動植物。為了獲得泥鰍高產,應每口或隔日投餵一定的人工餌料。其餌料種類可以農副產品為主,搭配少量魚粉、蠶蛹粉即可。後期可在集魚坑多投餵一些餌料,利於集中捕撈。

    在飼養期間,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以防逃跑。養鰍稻田要儘量少施農藥或不施。即使萬一需要使用,也應分批下藥,且噴頭朝上,不要把藥液噴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劑。雙季晚稻栽種時,最好採用免耕法,可避免機械損傷泥鰍。

  • 3 # 唐家二少爺

    稻田養殖泥鰍,不改變田的現狀,如何挖溝?從問題上看讓人一下有點兒懵,既然不改變現狀,那為何還要在田裡挖溝呢?

    稻田種養結合養泥鰍的確是一個好專案,泥鰍在農村的稻田、池塘、水溝、幾乎都有分佈,一般喜歡生活於肥沃的淤泥裡,營養價值很高,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有“水中人參”的稱號。

    稻田養泥鰍其實可以不挖溝,泥鰍喜歡淤泥,咱可以直接從田坎入手:延田坎挖基腳、直到底下硬泥土處,然後靠田坎鋪一層地磚或者火磚,回填泥土。此法主要是防止泥鰍、黃鱔在田坎邊上打洞漏水,更可以防止它們逃跑。這樣一來就不需要再在田裡挖溝了,不會改變稻田現狀。

    稻田養殖泥鰍,主要注意防逃、防鳥工作。稻田裡面養殖了泥鰍後水稻既不會上化肥更不能打農藥,自然會減產,但是產出的穀子卻很綠色很有機,還增加了泥鰍的收益,其實算下來比單一種植水稻效益好很多,只是前期改進田坎投入相對大了些。還有一個大問題存在“你如何收穫泥鰍”它們一般都是生活在泥裡面,這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如果確實需要挖溝的話,可以沿著田坎四周做防逃工作的同時加帶挖水溝,不需要挖太多(延田坎繞一圈就好),也不需要挖太深(半米左右、寬度一米左右就合適)。

  • 4 # 九頭鳥老張

    稻田養泥鰍主要就是挖溝,圍溝在原來基礎上向下挖50公分,溝寬1米,稻田中間淺溝不變,田埂比中間稻田高50公分,田埂寬一米,做好防逃措施,進水口和排水口都要用鋼絲密網擋住,注意防鳥,老鼠,蛇等等水產天敵,養一季時間無所謂,養兩季的話,中間稻田圍個20公分的埂,三月份放苗,七月份排水,把稻田中間排水那兩面的埂挖掉讓泥鰍去溝裡面,把泥鰍撈起來,小的留種,大的賣掉,然後就可以放水放苗繼續養第二季,十一十二月份捕撈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骨蘿蔔湯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