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到雨時我們在想什麼?據統計《全唐詩》中含“雨”的詩句有5628處,《全宋詩》中出現了9615次,《全宋詞》中出現了3359次,杜甫詩中“雨意象”出現了246次,李商隱詩中寫到“雨”有73次,《蘇軾文集》更是多達514次。雨是最為常見的自然現象之一,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不同地域不同時節的雨給人的感受又有不同。驟雨停了,意味著蘭舟要開了,柳永看到後就更傷別離了;荷葉上積聚的宿雨在Sunny照射下漸漸蒸發,周邦彥看到後想起了家鄉西湖;細雨打在梧桐上,點點滴滴的讓人心煩意亂,有心事的李清照更是難以入眠。如果這裡面每一個“雨意象”所蘊含的情感都不一樣,那麼讀者幾乎不可能掌握它們。裡面一定是有規律的!我們先來看一組詩句,這些句子中的雨意象給詩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無名氏)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悽風午時序,苦雨遂成霖。(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
困臥北窗呼不起,風吹松竹雨悽悽。(蘇轍《逍遙堂會宿》)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白居易《上陽白髮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潤如酥”用比喻的方式描繪雨在觸覺上的潤滑感受,“奇”描繪的是視覺感受,“甘”是味覺感受,雖然描寫角度不同,但以上三句的雨都給人愉悅的體驗,借用杜甫的詩句,這些雨都是“好雨”;“橫”形容雨又猛又急,“悽悽”、“蕭蕭”都指寒冷的雨,這些雨都會給人負面的感受,產生煩愁,套用陸機的詩句,這些雨都是“苦雨”。這裡雖然只有八句詩,但已經很有代表性了。寫雨的詩句成千上萬,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喜雨”和“苦雨”兩種。剛才大家找出來的潤、奇、甘、橫、悽悽、蕭蕭都是對“雨意象”的描述詞,詩人用什麼詞來描述他們看到、聽到的雨,就代表了他們心中的情感。
透過抓住對雨的描繪詞來判斷詩人的感情是個很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沒有這些詞我們該怎麼辦呢?剛才的最後一句詩如果沒有“寒”,能從哪裡判斷雨中的情感?
即使沒有“寒”這類詞,“送客”和“孤”這兩個詞是重要的線索。自古以來送別都會讓人產生離愁別緒,無論那場雨是寒是暖,都會讓人感到“離別之苦”。意境是由意象構成的,所以同一個意境中的意象,無論有多少,它們蘊含的感情往往是相似的。如果某個意象蘊含的情感我們看不出來或吃不準,就可以透過尋找這首詩詞中的其他意象來輔助判斷。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組詩。
竹香新雨後,鶯語落花中。(張籍《晚春過崔駙馬東園》)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
柳絲長,春雨細,畫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晏幾道《更漏子》)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這些詩句有些沒有對雨的特徵的描寫,有些雖然有,但相同特徵的雨給人的感受卻不一定相同。同樣是細雨、微雨,甚至同樣有燕子飛,但如果搭配落花和孤獨的人,或諧音“留思”的柳絲,則成苦雨;如果搭配竹香、清脆的鶯語、躍動的魚兒,則成喜雨。俗話說,要了解一個人的品質,只要看他與哪些人交往就能知道。我們判斷一個意象也不能孤立地看,而要將它與詩中的其他意象互相映襯著看,這樣,我們的判斷才能更準確。
以上,我們透過比較一些含有雨意象的詩句,歸納出了“雨意象”在古典詩詞中的變化規律。雖然這麼多人描寫過雨,但蘊含在裡面的情感其實也就是兩大類:苦雨和喜雨。苦雨的環境大多是秋天,是夜晚;喜雨則大多在春天,在白天。苦雨給人的感受是寒冷的,是急促的;喜雨則給人清爽、潤滑之感。所以人的感情也就有悲愁和喜悅之分。
當我們想到雨時我們在想什麼?據統計《全唐詩》中含“雨”的詩句有5628處,《全宋詩》中出現了9615次,《全宋詞》中出現了3359次,杜甫詩中“雨意象”出現了246次,李商隱詩中寫到“雨”有73次,《蘇軾文集》更是多達514次。雨是最為常見的自然現象之一,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不同地域不同時節的雨給人的感受又有不同。驟雨停了,意味著蘭舟要開了,柳永看到後就更傷別離了;荷葉上積聚的宿雨在Sunny照射下漸漸蒸發,周邦彥看到後想起了家鄉西湖;細雨打在梧桐上,點點滴滴的讓人心煩意亂,有心事的李清照更是難以入眠。如果這裡面每一個“雨意象”所蘊含的情感都不一樣,那麼讀者幾乎不可能掌握它們。裡面一定是有規律的!我們先來看一組詩句,這些句子中的雨意象給詩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無名氏)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悽風午時序,苦雨遂成霖。(陸機《贈尚書郎顧彥先》)
困臥北窗呼不起,風吹松竹雨悽悽。(蘇轍《逍遙堂會宿》)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白居易《上陽白髮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潤如酥”用比喻的方式描繪雨在觸覺上的潤滑感受,“奇”描繪的是視覺感受,“甘”是味覺感受,雖然描寫角度不同,但以上三句的雨都給人愉悅的體驗,借用杜甫的詩句,這些雨都是“好雨”;“橫”形容雨又猛又急,“悽悽”、“蕭蕭”都指寒冷的雨,這些雨都會給人負面的感受,產生煩愁,套用陸機的詩句,這些雨都是“苦雨”。這裡雖然只有八句詩,但已經很有代表性了。寫雨的詩句成千上萬,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喜雨”和“苦雨”兩種。剛才大家找出來的潤、奇、甘、橫、悽悽、蕭蕭都是對“雨意象”的描述詞,詩人用什麼詞來描述他們看到、聽到的雨,就代表了他們心中的情感。
透過抓住對雨的描繪詞來判斷詩人的感情是個很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沒有這些詞我們該怎麼辦呢?剛才的最後一句詩如果沒有“寒”,能從哪裡判斷雨中的情感?
即使沒有“寒”這類詞,“送客”和“孤”這兩個詞是重要的線索。自古以來送別都會讓人產生離愁別緒,無論那場雨是寒是暖,都會讓人感到“離別之苦”。意境是由意象構成的,所以同一個意境中的意象,無論有多少,它們蘊含的感情往往是相似的。如果某個意象蘊含的情感我們看不出來或吃不準,就可以透過尋找這首詩詞中的其他意象來輔助判斷。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組詩。
竹香新雨後,鶯語落花中。(張籍《晚春過崔駙馬東園》)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
柳絲長,春雨細,畫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晏幾道《更漏子》)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這些詩句有些沒有對雨的特徵的描寫,有些雖然有,但相同特徵的雨給人的感受卻不一定相同。同樣是細雨、微雨,甚至同樣有燕子飛,但如果搭配落花和孤獨的人,或諧音“留思”的柳絲,則成苦雨;如果搭配竹香、清脆的鶯語、躍動的魚兒,則成喜雨。俗話說,要了解一個人的品質,只要看他與哪些人交往就能知道。我們判斷一個意象也不能孤立地看,而要將它與詩中的其他意象互相映襯著看,這樣,我們的判斷才能更準確。
以上,我們透過比較一些含有雨意象的詩句,歸納出了“雨意象”在古典詩詞中的變化規律。雖然這麼多人描寫過雨,但蘊含在裡面的情感其實也就是兩大類:苦雨和喜雨。苦雨的環境大多是秋天,是夜晚;喜雨則大多在春天,在白天。苦雨給人的感受是寒冷的,是急促的;喜雨則給人清爽、潤滑之感。所以人的感情也就有悲愁和喜悅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