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梧桐、泡桐和梧桐的區別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葉喬木,它和同名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參科的泡桐、法國梧桐(懸鈴木科)沒有親緣關係。
梧桐樹高大魁梧,樹幹無節,向上直升,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氣勢昂揚。樹皮平滑翠綠,樹葉濃密,從於到枝,一片蔥鬱,顯得清雅潔淨極了,難怪人們又叫它“青桐”啦。“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這兩句詩,把梧桐的碧葉青幹,桐蔭婆娑的景趣寫得淋漓盡致。
梧桐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於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葉掌狀,裂缺如花。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盛開時顯得鮮豔而明亮。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李白也有“寧知鸞鳳意,遠託椅桐前”的詩句。實際上,這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古書上說:梧桐能“知閏”、“知秋”。說它每條枝上,平年生12葉,一邊有6葉,而在閏年則生13葉。這是偶然巧合演繹出來的,實際沒有這種自然規律。至於“知秋”卻是一種物候和規律,“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學,又有詩意。
詩人們觀察到落葉的飄零景象,借景抒情,發出無窮的惋惜和感慨,來詠歎自己的身世。“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梧桐葉落秋已深,冷月清光無限愁”。其實,落葉並非樹木衰老的表現,而是樹木適應環境,進入耐寒抗乾的休眠時,準備著新春的萌發。
梧桐產於中國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溼潤土壤,生長快。果實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中國產兩種梧桐,一是梧桐。一是雲南梧桐。雲南梧桐樹皮粗糙,呈灰黑色,葉緣一般三裂。
梧桐樹木質緊密,紋理細膩,可製作樂器和傢俱。樹皮纖維可造紙,制繩索。種子可食用,也可榨油。葉入藥或作農藥。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樹——“法國梧桐”,中國公園和行道旁也常常見到。其實,這是以訛傳訛誤傳了。中國園藝學家陳植確定它名叫“懸鈴木”。人們習慣所說的“法國梧桐”只是懸鈴木中的一種。原來,懸鈴木一屬有8種,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引入中國栽植的有3種。懸鈴木果序柄的果實,有的1個果球,有的2個果球,有的3個以上果球,因此名稱就不同,分別叫做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這是三個不同的種。
為什麼懸鈴木叫“法國梧桐”呢?原來,這種樹木,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並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華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云亦云,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二球懸鈴木的親本三球懸鈴木,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這種樹,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中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可惜,這種三球懸鈴木在西安也沒推廣,西安的行道樹是從上海引種的二球懸鈴木。
另一個親本一球懸鈴木,原產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島等地已引種栽植,生長良好。
現在,上海、南京、武漢、杭州、青島、西安、鄭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樹的是二球懸鈴木。
中國梧桐樹身很象白楊樹,很直(這也是用來做古箏琴身的原因之一),葉片呈三角星狀,樹幹一般不粗。秋天裡,葉子變成淡黃色,很富詩意。果實是球狀的實心果,直徑約4-5毫米,有一層薄薄的殼,可生吃,也可炒來吃,非常香,時令季節時,北京農貿市場有賣,但浪費時間,當然比你們浙江的山核桃好些,有如石榴,石榴真是好看吃起來浪費時間。中國梧桐卻不宜遮蔭。
而法國梧桐則樹幹粗大(也不是很粗,比中國梧桐粗),葉片亦呈三角星狀,只是大得多。果實非常小,不能吃。葉子在秋天變成褐黃色,肯定沒有中國梧桐的葉子好看。樹冠很大,且因葉子很大,幾乎完全遮住了樹冠上面的Sunny,所以最是適合做人行道遮蔭樹。
泡桐屬速生強陽性樹種,喜溫暖、喜肥、喜溼潤而怕的水淹,氣溫在38℃以上生長受抑制,絕對最低溫度-20℃時受凍害,低窪積水地造林不易成活。土壤微酸性至中性為宜,石灰性土壤生長不良。
由於你種植泡桐樹的土地有點呈鹼性,所以不易存活!
法國梧桐、泡桐和梧桐的區別
梧桐是梧桐科的落葉喬木,它和同名為“桐”的油桐(大戟科)、玄參科的泡桐、法國梧桐(懸鈴木科)沒有親緣關係。
梧桐樹高大魁梧,樹幹無節,向上直升,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氣勢昂揚。樹皮平滑翠綠,樹葉濃密,從於到枝,一片蔥鬱,顯得清雅潔淨極了,難怪人們又叫它“青桐”啦。“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這兩句詩,把梧桐的碧葉青幹,桐蔭婆娑的景趣寫得淋漓盡致。
梧桐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點綴於庭園、宅前,也種植作行道樹。葉掌狀,裂缺如花。夏季開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黃綠色,圓錐花序,盛開時顯得鮮豔而明亮。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李白也有“寧知鸞鳳意,遠託椅桐前”的詩句。實際上,這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
古書上說:梧桐能“知閏”、“知秋”。說它每條枝上,平年生12葉,一邊有6葉,而在閏年則生13葉。這是偶然巧合演繹出來的,實際沒有這種自然規律。至於“知秋”卻是一種物候和規律,“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既富科學,又有詩意。
詩人們觀察到落葉的飄零景象,借景抒情,發出無窮的惋惜和感慨,來詠歎自己的身世。“花開殘菊傍疏籬,葉下衰桐落寒井”,“梧桐葉落秋已深,冷月清光無限愁”。其實,落葉並非樹木衰老的表現,而是樹木適應環境,進入耐寒抗乾的休眠時,準備著新春的萌發。
梧桐產於中國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溼潤土壤,生長快。果實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中國產兩種梧桐,一是梧桐。一是雲南梧桐。雲南梧桐樹皮粗糙,呈灰黑色,葉緣一般三裂。
梧桐樹木質緊密,紋理細膩,可製作樂器和傢俱。樹皮纖維可造紙,制繩索。種子可食用,也可榨油。葉入藥或作農藥。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樹——“法國梧桐”,中國公園和行道旁也常常見到。其實,這是以訛傳訛誤傳了。中國園藝學家陳植確定它名叫“懸鈴木”。人們習慣所說的“法國梧桐”只是懸鈴木中的一種。原來,懸鈴木一屬有8種,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引入中國栽植的有3種。懸鈴木果序柄的果實,有的1個果球,有的2個果球,有的3個以上果球,因此名稱就不同,分別叫做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這是三個不同的種。
為什麼懸鈴木叫“法國梧桐”呢?原來,這種樹木,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並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華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云亦云,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二球懸鈴木的親本三球懸鈴木,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這種樹,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中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可惜,這種三球懸鈴木在西安也沒推廣,西安的行道樹是從上海引種的二球懸鈴木。
另一個親本一球懸鈴木,原產北美洲,上海、南京、北京、青島等地已引種栽植,生長良好。
現在,上海、南京、武漢、杭州、青島、西安、鄭州等城市大量用作行道樹的是二球懸鈴木。
中國梧桐樹身很象白楊樹,很直(這也是用來做古箏琴身的原因之一),葉片呈三角星狀,樹幹一般不粗。秋天裡,葉子變成淡黃色,很富詩意。果實是球狀的實心果,直徑約4-5毫米,有一層薄薄的殼,可生吃,也可炒來吃,非常香,時令季節時,北京農貿市場有賣,但浪費時間,當然比你們浙江的山核桃好些,有如石榴,石榴真是好看吃起來浪費時間。中國梧桐卻不宜遮蔭。
而法國梧桐則樹幹粗大(也不是很粗,比中國梧桐粗),葉片亦呈三角星狀,只是大得多。果實非常小,不能吃。葉子在秋天變成褐黃色,肯定沒有中國梧桐的葉子好看。樹冠很大,且因葉子很大,幾乎完全遮住了樹冠上面的Sunny,所以最是適合做人行道遮蔭樹。
泡桐屬速生強陽性樹種,喜溫暖、喜肥、喜溼潤而怕的水淹,氣溫在38℃以上生長受抑制,絕對最低溫度-20℃時受凍害,低窪積水地造林不易成活。土壤微酸性至中性為宜,石灰性土壤生長不良。
由於你種植泡桐樹的土地有點呈鹼性,所以不易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