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倉-央-嘉-措

    展開全部

    本文以明朝為例,來談談一個學子如何赴京趕考。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能赴京趕考的,要想赴京趕考,先要縣試開始。

    1.縣試:

    考試地點:縣城

    考試時間:二月(三年兩考)

    由各縣縣官主持,本人向本縣禮房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三代履歷。

    縣試不是想報就報,還要找個擔保人,這擔保人不能隨便找,一定是本縣已經透過院試的人,俗稱秀才,正稱生員。

    不過這也不難辦,沒有人脈關係的,用銀子就可以解決了。

    考試當天,進考場前要在龍門查驗。衙役喊考生的名字時,擔保人要站過去擔保,門口的衙官才放人。

    有人一定會想到,是不是會有槍手啊?

    這些擔保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若是弄虛作假,被查到雙方直接發配充軍,嚴重的說不定連命都沒了,誰敢作假?

    考過了縣試,就有參加府試的資格。

    2.府試

    考試地點:府城

    考試時間:四月(三年兩考)

    考過了縣試,就有參加府試的資格,報名和縣試差不多,考試地點在所在府城的學宮。

    在那個交通不便的年代,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所在縣,所以有不少學子都是第一次離開縣去到府城。不過問題不大,反正也不遠,即便靠11路車也能慢慢走過去。

    考過了府試,便是院考。

    3.院試

    考試地點: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

    考試時間:六月(三年兩考)

    考過了府試,便是院考,院試是由提督學政大人(省級教育行政長官)親自當考官。

    考過院試,便是生員,俗稱秀才,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府試叫入學考試。別以為院試容易考,名額是定額的,有的人六七十歲還在考。

    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

    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可以參加接下來的鄉試。

    4.鄉試。

    考試地點:省城貢院

    鄉試時間:秋季(每三年一考)

    考場前,考生均由當地縣儒學訓導帶領,一一辨認確認後,便進門接受營兵的搜查,嚴格程度不是院試能比的,搜查下來,個個披頭散髮,衣冠不齊,甚至只剩一條內褲。

    各省鄉試錄取名額都有定數,中頭名者稱“解元”,例如唐伯虎就被人叫唐解元。

    當過了鄉試,恭喜你,可以赴京趕考了,參與在京城舉辦的會試和殿試。

    下面進入主題,這些學子怎樣赴京趕考呢?

    其實,從秦始皇開始,皇帝都很重視道路建設,派了大臣到各路修路置驛。

    下面這張圖萬曆年間兩京(北京、南京)至十三布政司主要驛路圖

    大家看看自己所在的省,是不是有相應的官道,所以要什麼導航啊,閉著眼睛跟著官道走就是了,該坐馬車的坐馬車,該坐船的坐船,帶著銀子就行了。

    也許有人會問,沒有錢怎麼辦?

    好不容易中了舉人,為家族爭光了,就是家裡沒有錢,家族也會籌錢的,而且出這錢不虧,萬一考中進士,甚至中了狀元,可以當大官了,到時候巴結都來不及呢。

    如果家族的人也很窮,實在沒有錢,那靠雙腳走,也能走得到的,不過要早一點出發了。

    還有人會問,路上遇到土匪怎麼辦?

    首先,古人還是很尊敬讀書人的,特別是舉人老爺,都是文曲星下凡。

    其次,先不說赴京趕考的人很多都是家裡有錢有勢,就是搶劫一個普通的舉人,那影響也太惡劣了,當地的父母官還想不想繼續當官,土匪沒有這麼笨去斷人家官老爺的官路。

    還有,萬一這些赴京趕考的學子是日後的狀元什麼的,那就有好戲看了。

    土匪也是聰明人,他們也會權衡利弊,當風險大於收益的時候,傻子才做呢。

    土匪認不出來是赴京趕考的學子呢?

    赴京趕考的學子很聰明,大多用黃布做成旗幟,其上大書“奉旨會試”等,結伴招?e上路。如果這樣都認不出來,這樣的土匪也是沒有前途的,還是趁早改行的好。

    其實,不單不怕有人搶劫,相反還有可能有豔遇喔,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就是發生在路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製作四季豆炒豬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