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03893596190

    臨近年關,與人聊天時,總會不自覺的加一句:什麼時候回家?

    好像年紀漸長,“回家”這個詞的分量越來越沉重。

    以前回家時,心情是雀躍的,帶著對母親做的飯菜的思念,腳步也格外地輕盈歡快,手中提滿了給家人買的禮物,期待家人看到禮物時的欣喜。當父母問自己在外如何時,也能昂首挺胸地來一句:我還年輕,未來很光明。

    現在回家,雖然也有期待,可期待中總夾雜著一絲複雜的情緒,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種“近鄉情更怯”的心情,可能不太願意面對父母的日漸蒼老和自己一事無成;又可能是自己跟父母都太清楚:回家很珍貴,回一次就少一次,面對異常珍貴的東西,人容易生出受寵若驚和不知所措之感。

    同事璐璐跟我說:“這幾年回家,拖家帶口的,要轉好幾趟車,很不容易,父母也對我異常客氣,完全沒有了以前的那種責備、嘮叨、碎碎唸的感覺了,總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個外人。”

    遠嫁必傷,遠遊必念。

    遠在外地的兒女,成家立業後,回家就變得有點奢侈了。不是不願回去,很多時候,天不遂人願:明明定好了票,出發前小孩發燒,不得不改變行程;明明說好回家過年,可工作需要,實在抽不開身。

    工作和生活都不敢得罪,只能將回家的計劃一推再推。或許我們在心裡早已認定:父母一定能理解我們回不了家的身不由己。可誰又來理解父母盼你回家的殷切之心!

    曾看過一個扎心短片:年邁的母親得知兒女們無法回家過年後,年三十的晚上,一個人邊看電視邊包餃子,包一個就煮一個,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半夜兒女們打來電話,母親笑著跟兒女們說:自己做了一桌子菜,特別豐盛,讓兒女們不用擔心。

    影片的最後,打出了一行字:媽媽的謊言。

    我們和父母在不經意間都變成最好的演員,父母努力讓我們相信他們身體康健,生活豐富,又捨得對自己花錢,不願讓我們分出一丁點的精力來擔心他們,而我們也在儘量讓父母相信:外面的生活,順心又如意,美好的不像話。

    回家的意義似乎悄然發生了改變,由團聚變成了確認,確認父母和自己都還安好。父母和我們都選擇用善意的謊言來讓對方安心,笨拙又生疏。雙方總是十分“懂事”地認為:不讓對方擔心,不給對方添麻煩,才是給彼此最大的成全。

    那些深藏於心的掛念,全部塞進了離別時的雙眼之中,離別不敢對視,一對視,眼淚就出來了。

    似乎年紀越大,越能理解離家近的好處。問過好多在外成家立業的人,如果在給他們一次選擇的機會,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離父母近一點,尤其在父母需要人照顧的時候,需要人陪在身邊的時候,離家近更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那些沒有經歷過父母生病住院,自己在單位與醫院之間兩邊跑的人,是無法理解離家近的含義的。年輕時仗劍天涯的夢想,在面對父母生病,自己又離家太遠的無力感時,顯得不堪一擊。我不要什麼仗劍天涯,我只要離家近,隨時能回家。

    我認識一對教授夫婦,他們唯一的女兒在國外定居,每隔兩三年才回家一次。後來老教授得了腦血栓,搶救還算及時,只留下一點輕微的後遺症。女兒趕回來的時候,看著病床上的父親,毅然決定放棄國外的一切,在小城找一份工作,陪在父母身邊。

    因為她終於明白了:生命對你的厚待,就是當你幡然醒悟,想珍惜親情的時候,竟然還能重新得到一次機會。

    有好多人,愛得太遲,一錯過,可能一輩子就錯過了,悔之晚矣。

    龍應臺在《目送》裡面寫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常回家看看,不僅僅是陪父母嘮嘮家常,也是為了多給父母幾次目你離開的機會。

    送你離開,千里之外,只求各自珍重,歲月靜好,期待還能有再送你的機會。

    曾被一條微博戳中心窩:20歲回家,父母接我;40歲回家,母親接我;60歲沒人接我了,回不去了。

    漂泊在外的人其實更能明白:父母才是回家的理由。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有來處,就能確定歸期。父母若不在了,家的意義就沒那麼完整了,回家的心也不那麼迫切了。所以,趁來得及,常回家看看!

    畢竟,回得去的,那才叫家;回不去的,只能叫做故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詳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