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考古軍中馬前卒
答主以為,對周處最好的評價就是六個字:忠臣而非孝子。
這個評價也不是答主首創,而是來自於《世說新語》,但是進行了改動。我們小時候都在語文課文裡學過周處除三害的故事,正是來自於《世說新語》,最後一句是:
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周處之忠,並非是對一家一姓之忠,而是忠於自己內心的原則、信念。
周處本是吳人,周氏是江南大族,他父親周魴還是東吳名將,曾經在吳、魏石亭之戰中,設計大敗曹魏“千里駒”曹休,取得了輝煌戰果,並導致曹休羞憤發病而亡。
吳國被西晉滅了之後,周處選擇了投降而非死節。西晉滅吳的主將王渾志得意滿,在吳都建業的皇宮裡擺酒慶賀,酒酣耳熱之際,嘲諷這些歸順的吳人說:
國家都滅了,你們咋不難過呢?
這話周處就不愛聽了,當即懟了回去:漢末分崩,三國鼎立,魏滅於前,吳亡於後,亡國之戚,豈惟一人!
言下之意,你王渾祖上是漢臣,你也曾經是魏臣,司馬篡魏,你不去死節,那麼有何顏面來嘲笑我們?You can you 死節,no can no BB。
當時就把王渾懟得沒話說,面露慚色。
周處這話是狡辯嗎?也不能全算。三國紛爭,最受傷的是百姓,人心思安久矣。更何況東吳末帝孫皓就是一個典型的反社會人格,人雖然智商高,但殘忍好殺,《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這樣的君主誰會願意替他賣命?所以晉軍滅吳時,都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周處要是真為了老孫家死節,那不算忠,最多就是愚忠。
不過,周處可不是隻會耍嘴皮的人,他隨後給晉朝當官,是紮紮實實做了個好官。
他的第一個正經官職,是新平太守。新平郡在今天的甘肅, 在西晉也是邊陲地區,跟羌人毗鄰,漢羌之間經常發生衝突。吳人周處不遠千里來到西北,面臨著很大的考驗。
但是周處居然能夠“撫和戎狄,叛羌歸附”,讓羌人不再反叛,讓百姓安居樂業。
後來,周處又做了楚國內史,終於回到了江南,因為戰亂的影響,這裡生產破壞,社會也比較亂,周處依然勤勉,教化百姓,督促生產,還把那些荒野裡的無主骸骨重新收葬,讓這個地區恢復了生機。
(周處墓出土青瓷燻爐)
從這些事兒我們可以看出,周處是頗具才幹的一個人,能力很強,他做官不是為了升遷謀利,而是確確實實想要幹實事。就說他擔任楚國內史吧,原本是讓他去朝中做散騎常侍的。散騎常侍在當時屬於大家求之不得的顯職,可以跟在皇帝身邊鍛鍊,又不需要處理繁重的公務,前途一片光明。
可週處寧可去做楚國內史,他的理由是“古人辭大不辭小”。答主推測,他的真實想法,還是想要務實。去楚國下基層,要比在皇帝身邊有更多的實幹機會。
周處死在了自己的耿直上。
他後來擔任御史中丞,負責的就是監察百官。對待這份工作,周處依舊很認真,發現誰犯錯就指出,得罪了很多同僚,包括梁王司馬肜。
所以後來西北爆發了氐人齊萬年的叛亂,大夥一直推薦周處去平叛。剛好,總指揮正是梁王。
梁王逼迫周處以區區五千人出兵,周處不找理由推辭,全軍覆沒。
在周處出發之前,朋友勸他可以推說母親年齡大了不能離開,但是周處拒絕,他說“忠孝之道,安得兩全?今日是我死所也。”明知必死,還要前行。
所以對於母親而言,周處確實是不孝的。但這個不孝,誰有有資格去批判呢?
回覆列表
周處西晉名將大臣,官宦子弟其父是鄱陽太守周魴。他雖年少時為禍鄉里,卻最終浪子回頭改過自新,當官後剛正不阿、造福一方,為將後忠君報國、效命沙場。終成一代名將忠臣可惜結局悲慘壯烈,歷任新平、廣漢二地太守、又任御史中丞多年,後以建威將軍之職出征討伐齊萬年叛亂卻因得罪梁王司馬彤而陷入孤軍作戰孤立無援之地,最終不幸身陷重圍全軍覆沒戰死沙場血染戰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