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繪畫史上,沒有任何一種畫論超過蘇軾畫論的影響,它有力地推動了文人畫潮流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蘇軾是文人畫理論的實際奠基人。
蘇軾的畫論雖散見於他的詩文中,卻仍有一定的體系。他首分“士人畫”和“畫工畫”。認為“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千里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秼,無一點俊發,看數尺便卷”。1由於“意氣”和“皮毛”之分,因而前者不在於形似,“論畫以形似,見於童鄰,……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2他認為士人畫需講求“常理”,即“意氣”,“雖然常形之失,止於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謹也”。3於“常理”之外,並提“象外”。“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謝樊籠”。4他極度推崇王維的畫,正在於“象外”。如文同的“時時出木石,荒誕軼象外”5一般,正是不囿於形似(得之於象外)才得到了“常理”,而蘇軾並未止於此,在這基礎上提出了他以為的藝術的最高境界“蕭散簡遠”,“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澹泊”,6反對劍拔弩張,力求“平淡”。這一切構成了蘇軾畫論完整體系的核心,從形——理——境界的框架,而其僅存的傳世作品《枯木竹石圖》正為其畫論的集中體現。
元豐7年(1084),蘇軾被邀至友家,乘酒興做此圖,題材為蘇軾慣用的枯木、叢竹、怪石。圖為一怪石於左,看似圓潤卻不失稜角,陰陽面的處理十分巧妙,同時地面的陰影也十分恰當,增添柔美感和真實感,使怪石不覺孤立,而是和地面相溶。而怪石本身的畫法“似捲雲皴,實則無皴法。信手寫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7說其怪石,其實不當,蘇軾名之為“醜”。“米元章論石,曰瘦、曰縐、曰漏、曰透,可謂盡石之妙矣。東坡又曰:石文而醜。一醜字則石之千態萬狀,皆從此出”,8無怪乎,有人贊其“觀千萬物無所不適,而尤得意於怪石之嶙峋”。9在怪石的左上方露出些許碎小叢竹。竹為蘇軾所喜,“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莊周世無有,誰知此疑神”。10然而以竹為圖者甚多,同時畫竹,其和鄭板橋則有天壤之別。鄭板橋好墨竹,往往挺勁孤直,具有孤傲、剛正之氣,筆法勁瘦挺拔,佈局則疏密相間。而蘇軾認為“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11故其一反常規,解開成法的束縛,在圖中以叢竹替之。然而雖為叢竹,其畫法亦然“剔枝用行草法得參差生動”,12整個佈局破具匠心,若改為成竹,則和右邊的枯木造成衝突,而其偏於一隅,卻又引人注目。清代文藝批評家劉熙載道“東坡長於趣”,這叢竹確實為圖增色不少,得自然之趣,不泥古法,惟在活而已。而圖右緊貼怪石為一株虯曲的枯木,其備為後人所稱道,“敗毫淡墨信揮來,蒼莽菌蠢移龍蛇”。13可謂枯木不枯,雖為枯木,倒給人以生機,“長公信筆作仙戲,老木搓丫動春意。信知造化在公手,一轉毫端活枯朽”。14在佈局上,其右傾彎曲而上,頂部似鹿角,彌補了右邊的空白,使不顯突兀,枝椏有一種極力向右伸展的趨勢,使人的想象力突破圖的侷限,向畫外延伸,有“言盡而意不止”之境,同時和左邊簇出的叢竹形成對比,保持了視覺平衡感,顯得和諧。此外,枯樹底部的雜草使圖不顯呆板,而從整個圖來看,儘管此畫並無外景烘托,但“風枝雨葉瘠土竹,龍盤虎踞蒼蘚石”15之景依然躍然紙上。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在創作過程中,已對材料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和轉換。這幅圖已消除了某些不恰當和不和諧的成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完滿的整體,看似十分忠實於生活,但又如此與之不同。構圖更為清晰,對比與濃縮的特徵也比較明顯,我想他為何選用這些題材並不重要,因為古來,石、竹、木為文人慣用,重要的是他如何用其一枝健筆,給枯木、竹、石以新的詮釋,和其詩文一般“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16從這點而言,蘇軾的與一般同題材的圖不同,它完成了兩種超逸:超逸物件的自然狀態,超逸了世人對於特定物件的通用思路,而他之所以能達到這種超逸,不僅是畫法的“絕古今畫格,自我作古”,17更重要的是滲透著“常理”。黃庭堅曾道“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18以及米芾的“子瞻作枯木,枝幹虯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蟠鬱也”。19旁人之評雖中肯,但仍不免稍有隔靴搔癢之弊。東坡自題詩為“枯腸得酒芒角出,肝肺搓枒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寫向看家雪色壁”。20
在中國繪畫史上,沒有任何一種畫論超過蘇軾畫論的影響,它有力地推動了文人畫潮流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蘇軾是文人畫理論的實際奠基人。
蘇軾的畫論雖散見於他的詩文中,卻仍有一定的體系。他首分“士人畫”和“畫工畫”。認為“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千里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秼,無一點俊發,看數尺便卷”。1由於“意氣”和“皮毛”之分,因而前者不在於形似,“論畫以形似,見於童鄰,……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2他認為士人畫需講求“常理”,即“意氣”,“雖然常形之失,止於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當,則舉廢之矣。以其形之無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謹也”。3於“常理”之外,並提“象外”。“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謝樊籠”。4他極度推崇王維的畫,正在於“象外”。如文同的“時時出木石,荒誕軼象外”5一般,正是不囿於形似(得之於象外)才得到了“常理”,而蘇軾並未止於此,在這基礎上提出了他以為的藝術的最高境界“蕭散簡遠”,“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澹泊”,6反對劍拔弩張,力求“平淡”。這一切構成了蘇軾畫論完整體系的核心,從形——理——境界的框架,而其僅存的傳世作品《枯木竹石圖》正為其畫論的集中體現。
元豐7年(1084),蘇軾被邀至友家,乘酒興做此圖,題材為蘇軾慣用的枯木、叢竹、怪石。圖為一怪石於左,看似圓潤卻不失稜角,陰陽面的處理十分巧妙,同時地面的陰影也十分恰當,增添柔美感和真實感,使怪石不覺孤立,而是和地面相溶。而怪石本身的畫法“似捲雲皴,實則無皴法。信手寫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7說其怪石,其實不當,蘇軾名之為“醜”。“米元章論石,曰瘦、曰縐、曰漏、曰透,可謂盡石之妙矣。東坡又曰:石文而醜。一醜字則石之千態萬狀,皆從此出”,8無怪乎,有人贊其“觀千萬物無所不適,而尤得意於怪石之嶙峋”。9在怪石的左上方露出些許碎小叢竹。竹為蘇軾所喜,“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莊周世無有,誰知此疑神”。10然而以竹為圖者甚多,同時畫竹,其和鄭板橋則有天壤之別。鄭板橋好墨竹,往往挺勁孤直,具有孤傲、剛正之氣,筆法勁瘦挺拔,佈局則疏密相間。而蘇軾認為“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11故其一反常規,解開成法的束縛,在圖中以叢竹替之。然而雖為叢竹,其畫法亦然“剔枝用行草法得參差生動”,12整個佈局破具匠心,若改為成竹,則和右邊的枯木造成衝突,而其偏於一隅,卻又引人注目。清代文藝批評家劉熙載道“東坡長於趣”,這叢竹確實為圖增色不少,得自然之趣,不泥古法,惟在活而已。而圖右緊貼怪石為一株虯曲的枯木,其備為後人所稱道,“敗毫淡墨信揮來,蒼莽菌蠢移龍蛇”。13可謂枯木不枯,雖為枯木,倒給人以生機,“長公信筆作仙戲,老木搓丫動春意。信知造化在公手,一轉毫端活枯朽”。14在佈局上,其右傾彎曲而上,頂部似鹿角,彌補了右邊的空白,使不顯突兀,枝椏有一種極力向右伸展的趨勢,使人的想象力突破圖的侷限,向畫外延伸,有“言盡而意不止”之境,同時和左邊簇出的叢竹形成對比,保持了視覺平衡感,顯得和諧。此外,枯樹底部的雜草使圖不顯呆板,而從整個圖來看,儘管此畫並無外景烘托,但“風枝雨葉瘠土竹,龍盤虎踞蒼蘚石”15之景依然躍然紙上。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在創作過程中,已對材料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和轉換。這幅圖已消除了某些不恰當和不和諧的成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完滿的整體,看似十分忠實於生活,但又如此與之不同。構圖更為清晰,對比與濃縮的特徵也比較明顯,我想他為何選用這些題材並不重要,因為古來,石、竹、木為文人慣用,重要的是他如何用其一枝健筆,給枯木、竹、石以新的詮釋,和其詩文一般“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16從這點而言,蘇軾的與一般同題材的圖不同,它完成了兩種超逸:超逸物件的自然狀態,超逸了世人對於特定物件的通用思路,而他之所以能達到這種超逸,不僅是畫法的“絕古今畫格,自我作古”,17更重要的是滲透著“常理”。黃庭堅曾道“東坡老人翰林公,醉時吐出胸中墨”,18以及米芾的“子瞻作枯木,枝幹虯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蟠鬱也”。19旁人之評雖中肯,但仍不免稍有隔靴搔癢之弊。東坡自題詩為“枯腸得酒芒角出,肝肺搓枒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寫向看家雪色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