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商有道
-
2 # 耶96快遞在飛
無人超市是相對於有人超市而言的,關鍵點在於人。馬雲的無人超市文在杭州試點了,非常火,以後無人超市的概念而變火了起來,但最終那個超市無疾而終了。
經營一家超市,你得有店面或租或自家,得有貨源和渠道,得有經驗,還得有準備貨的錢。
無人超市雖然沒人但是你要有科技來輔助,又是需要錢。
回答本題,可以開一家無人超市嗎?我回答可以的,即使一個流浪漢問我這個問題,我也回答可以。因為鼓勵的回答總是最積極的回答。咱不考慮將來困難有多少,開超市的基本條件你具備嗎?不具備啊,你也知道不具備啊,那你問我是否可以開幹嘛,所以先去洗洗睡醒了再說吧。
我雖然連超市都沒開過但是基本的一些知識是知道的,開過超市的,利潤還好的你能分析一下利潤嗎?
-
3 # 聽財網
近日,吉林市首家無人超市在僅僅營業1年之後,關門停業,並貼出了出兌告示。然而,這樣的停業關門,在去年一整年已經“蔚然成風”,遙想當年,全國無人零售貨架僅在2017年間就累計建立了2.5萬個,而無人超市累計共建立200家,無人零售這個新興的零售模式全年吸引投資總額共超40億人民幣,遠遠超過共享單車的風頭。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風口來的快去的也快,寒冬期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席捲而來。
2017年7月,上海首家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僅僅開店一個月就宣佈關門;成立於2017年9月的GOGO無人超市,也只是運營了僅僅4個月;而長春市首家無人超市於2018年3月停止營業並低調出兌,期間僅僅過了一年時間。
無論是無人超市,還是無人售貨機,面臨著運營問題的企業不會只有上面幾家,無人超市作為一種新零售,其本身的商業模式就有很多問題存在。
從運營方面來看,無人超市的運營成本同實體百貨商店相比也並不算低。實體店最大的運營成本在於店鋪租金方面。其中店面大一點的超市,僅僅是水電費就超過了人工成本。
而無人超市不僅要承擔店鋪租金以及水電物業等費用,同時還需要配備相關的技術裝置以及定期維護技術,其一次性投入高額成本,同實體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資本湧入的前提下,一些創業家們開始燒錢擴張,為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不計成本,因此資金鍊一旦斷裂,無人超市便在所難免的大面積倒閉。
而在實體店面飽和的狀態下,從消費者方面來看,無人超市與實體店並無什麼不同,商品還是那些商品。
除此之外,無人超市由於“無人”的特性,一直存在著安全隱患問題。5月23日,幾名男子持刀闖入湛江開發區某無人超市搶走大量商品。雖然案件被當地警察快速偵破,但是這足以看出無人超市存在的安全問題。
無人超市作為新零售的一種新興商業模式,雖然是科技的產物,但是卻沒有“人情味”。
對於消費者來說,無人超市僅有一種線上支付手段,而有一部分還是需要現金支付的。僅此一點便讓許多人不能理解。
另外,消費者在購買東西時,想詢問物品的所在、注意事項以及用法卻無人可問。無人超市鼓吹的消費更加便捷,事實上卻像是在浪費消費者的時間。
沒有人情的科技商業模式,顯然並不符合華人注重“人氣”的消費文化,因此註定了“無人”的門可羅雀。
自從新零售的概念被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提出後,線下的新玩法層出不清。然而盒馬生鮮亦或者是無人超市的建立,是否真的改變了新零售的格局以及打破了線上線下的界限,對於消費者來說,並無多大影響,而對其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商品包裝的更加高階,手機中的優惠券也越來越多,同時,價格超越了其他實體店。
回覆列表
如果平臺開放加盟了,當然是可以去加盟一家的,但我不建議目前去投資無人超市創業原因:1、無人超市會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快捷、實惠還是感覺)你作為消費者好好想想,既然沒有員工成本那麼價格應該便宜點才複合規律,快捷就是你現在使用的各種支付方式,感覺!你感覺到的就是不管你買了多少東西不會有人對你說謝謝下次來喲姐,還有一些老年客戶要失去的,物流!你家到店就兩公里然後你賣了一袋米到時快遞給你送來,你覺得累不累,加盟費、裝修費、裝置費、都要吧,別人賣的是品牌的名氣,賺的是加盟費、裝置費、管理費、供貨給你是長期的盈利點,本來便利店利潤都不是很高毛利在20%左右,我說的都是不好的請諒解,創業先行敗路總是不錯的,如有不同看法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