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沉的經遠
-
2 # 甲午戰爭歷史研究
中日甲午戰爭,最後以籤《馬關條約》收場,清朝庭對日本國割讓國土賠銀子,大清國失敗了!
大清國失敗,我認為大清軍隊"器不如人"是主要原困!
甲午戰爭,日軍無論在海戰和陸戰都大規模使用"苦味酸"炸藥。
按當時情況"苦味酸"炸藥威力如同原子彈!
表現在海戰陸戰戰況有共同特點:火、巨大爆炸力。
"苦味酸"炸藥特點:爆炸力是黑色炸藥100倍;著火,可以在鐵板和水面一直燃盡;毒煙,侵蝕人眼及周圍神經。
我們可注意甲午戰爭戰場有關記載和如經遠號出水文物描述。
因此,日本百多年前陰險使用"苦味酸"炸藥,我們華人直至今日還不明真相,還在說甲午戰爭我們是文化之敗等等,這才是我們需反思的!
-
3 # 麥田軍事觀察
清軍的總兵力不少,大約在60到80萬之間,相較於這支幾十萬的大軍而言,4萬人的傷亡算不上什麼,可是我們必須考慮到當時的許多實際情況,那麼結果就不一樣了。
當時中國的軍隊體制不是現代式的,依然為古代的軍隊體制,在當時的中國尚沒有軍隊與警察的區分,許多軍隊實際上擔負的是警察的職責,這讓實際上可用的作戰兵力嚴重不足,真正意義上的野戰軍隊只佔了一部分,再扣除地方守備任務之外,可以派出機動作戰的部隊更少,應說:實際數量是非常有限的,還不比日軍多少什麼了。
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傷亡不止於賬面的傷亡數字,影響也想象的更大。一支部隊一旦屬於損失一定比例的兵員,那麼整支部隊失去了戰鬥能力,這4萬人的損失,實際意味著更多數量的部隊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
中國軍隊體制為舊式,不僅影響到實際可用的數量,更影響到後面力量。沒有現代的兵役制等等,自然不存在什麼後備力量,這就造成一個問題呢,支部隊一旦損失想快速恢復戰鬥力相當困難,因為沒有什麼預備役人員可以馬上編入部隊,必須徵招新兵,從頭開始訓練。而且沒有什麼訓練體制問題,作戰部隊將不得不花時間去後方訓練新兵,或者讓沒有經過訓練的新兵直接上戰場。
也因此這4萬人的損失幾乎是不可恢復的損失,佔清軍實際可用兵力的比重是非常大的。這種情況下,清軍的實際損失情況相當慘重的,幾乎將清軍的野戰兵力清空了,已經所剩無幾了。
回覆列表
死亡4萬人已經很多了。
清在甲午時期八旗、綠營已經腐朽不堪,勉強可做地方維持治安之用,全無作戰能力,實際可用主要是各地練軍和勇營,甲午戰爭爆發前,中國各省練、勇兩軍人數三十四萬九千七百人。這個數字看著不少,但是考慮到當時全國防務需要,分散很廣,陸路調動繁瑣,實際投入一線的部隊並沒有這麼多。
而且清朝並未建立起近代的軍事制度,兵役還是古代的募兵制,士兵是一種職業,並沒有近代的預備役制度。從這點來說,清軍是一次性的消耗性部隊,損失的部隊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要恢復戰鬥力是很難的。
另一方面來說,死亡4萬,受傷的人數一般數倍於此,還有潰散的,這樣損失的部隊就很可觀了。剩下的部隊因為連續敗仗,也是士氣低落,難以作戰。
另外從財政、軍事態勢上來說,清也處於絕對劣勢,繼續打下去很困難,自然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