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作者DLLC

    先說詞的表面意思。

    一曲新詞酒一杯,–––詩人正藉著酒興填寫一首新詞。

    去年天氣舊亭臺。–––詩人的此時所在正是去年這個時節來過的亭子。

    夕陽西下幾時回?–––站在亭子上正看到西邊太陽即將落山。

    無可奈何花落去,–––也看到了周邊的花正在凋謝。

    似曾相識燕歸來。–––也看到了去年飛走的燕子春天又飛回來了。

    小園香徑獨徘徊。–––看到這些引起沉思,不禁在花園小路上來回走動起來。

    比較膚淺的理解: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

    花開花落一季又一季,

    燕子飛去飛回一年又一年。

    時光在不停輪轉飛逝,

    人生也在大自然中跟隨著時光一天天變老。

    這樣的境況既讓人惋惜,也催人奮進。

  • 2 # 情感八寶粥傳奇

    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直譯——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那落去的夕陽幾時才回來? 看那花兒落去,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第一句: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豔歌一曲酒一杯”。

    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 3 # 杲杲湖山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此詞我在早年做過較深入研究,即經研究後的譯文及賞析的程度——不像百度和百科上的那些80後90後95後添梗加葉的浮泛造作的解釋。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北宋詞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詞並非像前人說的傷春之作,詞風清麗明快,其讓人毫無傷春之感。此詞實為感懷惜時之作,感光陰荏苒,年光迅羽,年華飛逝,或有寄寓及懷人之意。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感今。全詞流利直白,通暢清麗,細味寄寓深沉、韻律略有沉鬱之感,內涵對人事人生的思考。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為歷來所稱道。

    一、作者介紹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十三歲時,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仁宗慶曆中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重視識別和吸引人才,如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韓琦等都出他門下。卒諡元獻。晏殊雖晚年位極人臣,官拜宰相,但亦幾遭彈劾被貶,事兩朝兩帝,他是大宋王朝的中流砥柱。

    他是北宋前期較早的詞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貴悠閒的生活,工於造語,有《珠玉詞》。文集為《晏元獻遺文》。

    二、出處

    這首詞選自《珠玉詞》,《浣溪沙》是詞牌名,即曲的譜子。因為詞是按曲譜的形式要求填字的一種文學體裁,曲譜是固定的音樂形式,同一個曲譜可以填不同題材的內容,因此一般不能從詞牌看出詞的內容。

    但也在這裡順便說下——往往詞牌對填的內容格調是有限制和禁忌的,也不是一個詞牌什麼內容都可以隨便填。曲譜短小的詞牌稱小令,一般為單調,多為一闋;長的稱長調,多為雙調兩片或三片。《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兩片(也叫上下兩闋),各七字三句,單調,壓《詞林正韻》:“第三部【平聲】【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通用】”韻,即《平水韻》“上平十灰”韻。這首詞寫作者在暮春時節的思緒,表現了年華易逝,複雜多味略帶感傷的心情。

    三、譯文

    填一曲新詞、飲一杯酒後的我思緒萬千,還是去年這般的時節亭臺。夕陽匆匆落下了何時才重新回來?無可奈何地是春天要隨落花而去了,好在似曾相識的燕子又歸來。尋尋覓覓,我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這是晏殊一首膾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話,但歷來人們對其內容的理解卻很不一致,有的說是表現年華易逝的傷感,有的說是抒發故舊之情。但能夠作詞、懂詩詞格律的人——並沒有從此詞中感到有何傷春之意以及幾許的傷感,至少在字面上本無所察覺。

    “一曲新詞酒一杯。”起句描繪眼前環境:填詞,飲酒。讓人不解的是詞人“開山”給讀者展示的是輕鬆愉快的感情色彩,還帶著幾分計程車大夫瀟灑安閒情志。僅這一句,讀者幾乎無法猜出詞人的心理活動。

    據我多年對詩詞的研究和對填詞手法的研究——其實起句已打下了伏筆,即為什麼做這闋詞呢?原因在於下片的內容之思維情感。

    “去年天氣舊亭臺。”第二句還是對眼前環境的描繪,已由對人事——詞人對自己的敘述,轉向了節氣與場所——外部環境。是一種層遞的手法。

    是眼前的景物,觸發了詞人對去年所歷的類似環境的追憶——寄寓即在其中。 去年二字把今昔兩幅相同的畫面重疊在一起:一樣的暮春天氣,一樣的亭臺,一樣的獨自填詞飲酒──雖生活沒有什麼改變,但光陰年齡已在不知不覺中逝去,孰能無動於衷?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也是去年情事的再現。 “天氣”、“亭臺”、“夕陽 ”,一切都與去年無殊。然而, “幾時回”,三字卻道出了今昔的迥異,吐露出難以藏抑的感念和些許惆悵,其中不乏寄寓之情和抑鬱之感。由此可見,作者即景興感,由歲月流逝和與此相關的人事的變遷,聯絡到了人生仕途或懷抱等複雜的心理,或悵惘和希望交織在一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兩句巧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之感味。 “花落去”,由惜花——上升為惜時憐己; “燕歸來”是在故地引起的依稀之感中還帶著自我激勵愉快之情。 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絡,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便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象。說明作者的心理複雜,心情開合自然。一個“燕歸來”如一泓清泉沁入心脾。可見詞人內心交織著惜時、自憐與欣慰的情感。一切必然消逝美好的事物(表象)誰都無法阻止,但其消逝的同時,往往會有充滿希望的事物誕生——這就是人生與希望所在,我們看看詞人的宦海生涯幾次遭貶復職、賜升——就不難想象此聯的含義了吧?此詞尤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聯對仗工整,是晏殊的得意之句,倍受到後人推許,是至今傳誦的名句。

    “小園香徑獨徘徊。” 在落英繽紛,折射著去年景象的園中小徑上,詞人形單影隻,形影相弔,躑躅徘徊,在默默地感懷人事、體味著人生和梳理著自己的心緒。詞人獨自徘徊的身影,再現了其感時、惜春或懷人的汗漫複雜的情思,也自然而然地把後人帶進一個遐思浮想的空間。

    此詞之精妙之處,在於表極平白,而將寄寓“藏”於其內,並呈遞進式的寫作手法。如此蘊藉含蓄的結尾,更豐富了作品的藝術性。

    2018年1月11日晚

  • 4 # 一寸多情一寸灰

    他想表達自己喜歡的人,現在沒有了。

    我今天又聽到一曲新歌,還是那樣邊聽邊喝酒。天氣還是去年那樣,亭臺樓閣也是去年那樣。人走了就像夕陽,哪有回來的呀?

    春天走了,花兒就謝了,可是去年的燕子,就像我的思念一樣回來了。然後就在落滿花的小路上來來回回的走。

    這首詞正好說的就是我,別管多麼曾經滄海難為水,都是驚鴻一瞥,回憶裡你所有的好,我所有的不對,都是傷懷的理由。

    與其要人生若只如初見,不如求此生不相識。可是對的時間、對的地方、對的你,怎麼可能不認識呢?沒有我以後,你會交什麼樣的朋友?會不會有我對你真心,你對他,會不會跟對我一樣好?

    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你送我的生日禮物還沒開啟。不忍心,我們都知道該好的時候好,該分的時候分,沒誰是錯的,錯的是緣分的捉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德華演的一個傻瓜老大是什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