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石5340
-
2 # 五花肉wd
一、何謂"潛能書法"
所謂"潛能書法",是說書法寫作也是講究個人潛能和資質的。潛能書法是在傳統書法基礎上,以激發潛能為手段,審美品位為核心的,注重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二、何謂"潛能"
潛能,拆字來看。潛,三點水,潛在水裡活動,潛藏。能,能力,完成某種任務所需要的能力。通常說潛能,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方面或某個領域具有天賦和隱藏的潛能力。
三、何謂"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起初的漢字是最簡單的圖畫記事,而後慢慢有所創造,總的來說是有三種類型: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現存中國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早先刻在動物甲骨上,用於卜辭的。在後來,文字經歷了一系列的演變和發展,金文、石刻文再到之後的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各種形體的文字。
書法創作所需要的工具也就是文房四寶,是最基本的工具。文房四寶是指:毛筆、墨汁、宣紙和硯臺。文房四寶對於文人墨客來說是非常重視和寶貝的,一套好的文房四寶價值不菲。
歷史上有眾多知名的書法家,但我們所知的畢竟還是少數,而且很多書法家的成功源於孜孜不倦的刻苦練習。也有少數天賦凜然,本身有書法寫作的天賦在。但不論怎樣,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堅持,即便一個有天賦的人也是如此,不然反而埋沒了才華。
書法貴在持之以恆和多加練習,習書法也可靜心養性。一份好的習慣對人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非常有益的。
-
3 # 子衿書法
這是一個新詞,誰先提出來的,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看這個詞的合理性。如果大家看到這個詞,能明白它所表達的含義,就是合理的。如果看見它,讓人一頭霧水,這就不合理。比如說,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一種“潛能教育”,大家一看就知道,它是一種挖掘人的潛在學習能力的教育方式。而潛能書法,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或許是。書法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千百年來,傳載著我們祖先的智慧,深深的根植於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如果把王羲之的字和曾翔的字拿去大街上讓所有的人去投票,我敢保證,無數萬比零。絕對是這樣的結果。這是不是潛在於人們內心的識別書法的能力?我想這應該就是潛能書法。
-
4 # 桂臨塞上
我也相信寫字是講天賦的,三十年後重新執筆3個月
以後不要中斷
所謂潛能,就是靜下心來寫,臨帖,
畫畫也加油
-
5 # 素里布衣楊半
“潛能書法”?這詞挺新。寫了幾十年第一次聽說,看起來我有些落後了。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我們周圍其實存在大量的有“潛能”的書法人。這些有潛能書法資質的人,就像一些有好嗓子會唱歌的人,有些人沒有經過任何的專業訓練,張嘴就比你專業歌唱家也不差多少,真是人比人 氣死人。有潛能書法資質的人也一樣“神”,我發現周圍有些人練字學書法,真是沒有下多大功夫,但他們的筆好像安裝了什麼神器,伸手就是那麼回事兒,讓我這練了幾十年書法的人內生慚愧,自嘆不如。潛能書法人表現的出色天賦比其他門類藝術的潛能更厲害。因為我也教過幾個學生學書法,看到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實踐能力,真是得承認“潛能書法”的人大有人在,看了這些人的成長過程,我也知道自己是一個潛力一般的人,所以儘管練了多年的書法,我從不敢說自己的書法不錯,因為我們家竟然有至少有兩位是有潛能書法”能力的人。當然這種潛能主要指硬筆書法這塊,他們先天準確的造型能力,以及對書寫天然的放鬆心態,為他們能順利進行到書法學習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天賦條件,但書法藝術當然是不能僅僅依靠這種天賦就能成功的。這些人要想成為書法高手,一樣要經過千錘百煉的經歷。好潛能最大的優勢是先期進入會比較順利,但這並不等於說你靠先天的潛能就能成功。潛能差的人,並不代表不會成功,在慢長的書法學習過程中,有潛能資質的人所佔有的優勢有限,老天把榮譽總會賜給最努力的人,最終走向書法頂峰的書家,無一不是靠著努力,刻苦,鑽研,堅持而成功的,沒有例外。
照片作品,褚遂良書司馬遷妾隨清娛墓誌。選自(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初稿。
-
6 # 潛力能量書法
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史,是漢字書寫承載下來的,因此,漢字書寫能力及能量,蘊藏在每一個漢人血液裡、基因內,凝聚潛能量,激發五千年漢字書寫的潛能力而學習書法的過程為潛能書法。
-
7 # 臨池管窺
我相信寫字是有天賦的。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老師就誇獎我的字寫得工整。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因作到處奔波,也沒時間練字。但是隻要靜下心來練個個把月,就覺得還是寫得有模有樣的。仔細想想,從外祖父到父母,寫字就很好,也算遺傳了。另外從我的感覺上,對漢字有一種直覺和敏感,模仿能力特強,對自己喜愛的字型,頭一次寫就能仿得很像。現從故紙堆中找出小時寫的字,曬曬醜,大家以為呢?
這是現在的鋼筆字!
-
8 # 鴻鵠迎罡
中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首先,是有了漢字以後才有了書法的,漢字是承載書法藝術的根本載體。打個比喻的話,漢字就是書法的骨架,沒有漢字,書法就不能立足,難以成立。
據考古和文獻記載,漢字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大約在公元前5000——3000年左右,公元前2000年開始進入字元積累階段,商代時期已形成相當系統的文字體系,就是我們後邊看到的鐘鼎文,也叫金文。
因為在古代,毛筆是唯一的書寫工具,古人日常的書寫就是書法,比起現代,要比文字跟書法的關聯緊密得多。
如果把原始人在地上用樹枝畫一些符號算做漢字雛形的話,那麼,從這之後的甲骨文開始,再到鐘鼎文,大篆,小篆,漢簡,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中國書法走過了漫長的5000年,是逐步發展和完善起來的。
若把“書法”一詞拆開來分析的話,“書”就是書寫、立書,“法”就是法度、法則,書法是有一套完整而系統的規則的,不是抓起筆胡寫亂畫。歷代那些在歷史上留名的書法家,都是在前人基礎上,創造出了新的字型和書寫方式,才被歷史銘記了的。
書法歷來講究筆筆有來歷,字字有出處,這個來歷就是作者自身的修養。意思是說,你書寫的這個筆畫或文字,是吸收了王羲之的,顏真卿的,黃庭堅的,還是徐渭的,于右任的,這些前輩的書法,就是傳統書法的典範。如果不臨帖,不學習傳統,隨心所欲地寫,肯定入不了書法的大門。
正因為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才吸引著許多人來學習它、探索它。悟性高的人,經過一輩子努力也能探索出新的書法形式,像現代書法大師啟功、劉自櫝就屬於此列。
人的創造力無窮,潛能無窮,如果把這些內在能量激發出來,那麼,就不愁沒有創新。近些年,書法,以及書法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大學裡邊設立了書法系,許多書法培訓班也相繼開辦,為書法的普及和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潛能書法以我的理解,應該是一種書法教育方式和手段。首先,培養或灌輸學習者對書法的興趣和熱愛,把傳統書法作為教育的核心,充分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讓學習者從傳統裡面領悟,跟悟道情形類似。
再者,要想辦法激發出學習者身體裡的潛能,同時給學習者不斷灌輸書法的審美趣味和書法本質,讓學習者在書寫中遵循傳統的前提下,同時加入自己的感悟,進行自由發揮和創造,經過長期這樣的訓練,學習者會對書法的理解和認識越來越高,那麼,距離真正的創作就不遙遠了。
把實用性和藝術性有效結合起來,是潛能書法教育的本質。這種教育,既能讓學習者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有效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又能激發學習者身上的潛能,提升學習者審美意識和藝術鑑賞力,強化學習者的意志,幫助創造出美好人生,並最終走向成功。所以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回覆列表
所謂潛能就是指一個人的潛在能力,有的人眼高手低,有的人手高眼低,眼高手低的人也想把作品從佈局章法到下筆達到完美,可他做不到,手上功夫不夠,只能一字一字壘起來,通篇作品看起來死水一潭,毫無活力,眼低手高的人,儘管他對作品要求不高,儘量能達到效果就行,可手下功夫了得,一揮而就,整幅作品字斷意連,生動活潑,有極大的生命力,只有眼高手高的人才能稱為頂級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