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大海的聲音

    意思是:由於特別喜歡吃魚,才不收。原文: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免於相,雖嗜魚,此必不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不受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釋義:公儀休做魯國宰相而且喜歡吃魚,全魯國的人(都)爭著買魚獻給他,公儀休(都)不接受,他的弟子說:“您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送給您的)魚,是為什麼?。(公儀休)說:“就是因為喜歡吃魚,才不接受(人們送我的魚)。如果接受(別人送我的魚),必定有不敢責求別人的表現,有不敢責求人的表現,就將違法曲斷;違了法,就要(被)免去宰相(的職務);免去了宰相的職務,那我雖然喜歡吃魚,這些人必定不能送給我魚,(這時)我就不能自己供給魚了。如果不接受(別人送給我的)魚,而不被免去宰相的職務,即使不接受(別人送給我的)魚,我(也)能經常自己供給(自己)魚。這(就)是明白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明白別人替自己(打算),不如自己給自己(打算)。”典出自《淮南子》。公儀休嗜魚拒魚的故事,千百年來之所以被人們傳為美談,就是因為他能夠清醒認識個人好惡與事業興衰成敗之間的關係,始終做到管住小節,抵禦誘惑,慎其所好寫出了公儀休的清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越來越沒有衝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