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然智者

    現在適合孩子的讀物很多,小孫子現在兩週歲零四個月能背巜三字經》的前三分之一,還能背古詩詠鵝、靜夜思、江雪、春曉等幾首。教材是他爸給他在網上買的。比如《中英文點讀畫本》,裡面可高階了,配備朗讀。前不久回了趟老家,發現四五年級都配備《論語選讀》、《弟子規》等。現在除了語文課本增加了古詩文的比重,各地教育部門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教材。小學六年級之前學國學不要求非得理解,背下來就妥,慢慢逐步理解。我發現論語選讀裡面的解釋個別地方還不夠準確,所以還是以背為主,能理解多少算多少。

  • 2 # 我愛閱讀8

    可以先讀一讀《弟子規》,多讀,在讀的過程中,去慢慢感悟,理解,可能剛開始不能完全明白,但在一遍一遍的誦讀中會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好的書籍會影響我們一生,能改變我們日常的行為習慣,薰陶個人情操,讓我們一心向善,並影響身邊的朋友,家人。國學經典很多,可以慢一點去讀經典,用心領悟。像《道德經》,《論語》等,都是可以慢慢品味的,當你深入去讀經典時,會發現有更多的書值得自己去誦讀。

  • 3 # 流liu西瓜

    入門首推《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簡而易學,朗朗上口。

    其次,古詩詞參雜其中。

    至於四書五經,分階段學吧!

    還有《道德經》,《莊子》,不妨年齡稍長,仔細研讀。

    理解國學,還是從歷史開始。

    以人為鑑,可正衣冠;以史為鑑,可正興亡。

    水平有限,僅供參考。請包涵!

  • 4 # 真空妙有無量壽

    "國學″,是一個泛概念,內涵量大難具體,指其某端皆不是。文字書本為代表,古人不分"文"和"史″。讀書人,不分科,經史子集全學習。讀書要識字,"小學"之學就是學習字書,研究漢字。要說基礎,這是"國學″最起碼的基本功力。魯迅先生就曾經專拜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學研《說文解字》。有了文字訓詁基礎。國學不僅入了門,可以講"思過半矣″。諸子百家,讀經讀史,唐詩宋詞漢文章,元曲雜劇,明清小說,一馬平川,再無路障。這是文學宗徒,讀書的小生之修煉正途。

    古人所標榜,讀書目的,志在聖賢。書不讀秦漢以下,文章以駢體為正宗。不僅僅為科舉點元,貨與帝王家之一途。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盜亦有道,讀書明志,修齊之義,教化之理,文質而彬彬,不計窮富,皆為君子。世事人情皆學問,道德倫理,人格養成,莫不由此。

    大道不行也,唱衰人間世。今日復興國學,我輩國民,休漠視之。少兒可讀"三百千千"(《三字經》丶《百家姓》丶《千家詩》丶《千字文》),《弟子規》,識字學史,人倫教化,雜識博通,受益終生。不光學識,修心養性。成人亦可讀,其淺可導深。五經四書,六藝典墳,二十四史,佛家道家,百家雜論,適性讀誦,隨意選取,一門深入,長時熏習。堅持數年,潛化氣質。

    當今社會習氣,浮躁名利,其實是讀書的大敵,克敵制勝之方,改變三觀價值。耐得窮迫,遠離憒鬧。學得人成佛亦成,聖賢原本是凡夫。

  • 5 # 燕北林叢

    國學,這個範圍實在是太廣,再加上現在的人的個人見解又存在著很大差異,實是難以確定哪一本書才是更好的國學教材。以前在問答上介紹過“三百千”等過去國學基礎教材之外的《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等,蒙悟空的邀請,就再介紹一本古代“國學”的啟蒙讀物——明蕭良有編撰的《龍文鞭影》。

    《龍文鞭影》又名《蒙養故事》,主要是介紹歷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傳說。行文四言一句,上下句對偶,各講一個故事;逐聯押韻,按韻編排,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啟蒙讀物。

    龍文:寶馬,見鞭影疾馳。《漢書·西域傳贊》:“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梁書·諸夷傳·西北諸戎》:“蒲梢龍文,希入於外署”。後常用來比喻才華出眾的子弟。

    《北齊書·楊愔傳》:“愔從父兄黃門侍郎昱特相器重,曾謂人曰:‘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

    《北史·裴宣明傳》:“二子景鸞、景鴻並有逸才,河東呼景鸞為驥子,呼景鴻為龍文。”

    該書經安徽楊臣諍增訂並更名《龍文鞭影》,喻義深刻,形象地表明瞭該書有“逸而功倍”的效果。

    作者蕭良有,漢陽人,幼有神童之稱,明萬曆八年(1508年)會試第一,進修撰,國子監祭酒。

    書中內容主要來自二十四史人物典故,和《莊子》及古代神話、小說、筆記等故事,典故兩千多個,故事簡明扼要,堪稱是一本典故大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書信寫給喜歡的人內容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