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裡老人,總是去聽各種講座,然後買回來一堆的保健品,有的吃了,有的扔了,怎麼辦?大多數都是非正規渠道的產品。
3
回覆列表
  • 1 # 小言詹詹

    對待老年人,首先要端正的是態度,什麼叫“總買一堆沒用的保健品”?難道你們買的手機、包包、手錶、奢侈品就有用了?

    憑什麼你們在肆無忌憚消費的同時,必須要求老人把錢花在刀刃上?先不論這事兒是否已經對父母形成了不尊重,但起碼在相同的問題上應該保證公平吧?

    其實,不是老人勸不動,是子女的態度不對

    很多人覺得自己懂得比父母多,父母就要聽自己的,憑什麼啊?

    你不能拿著父母當年管自己那一套東西,反過來對待父母,老人和孩子不一樣。孩子知道怕,嚇唬嚇唬能起作用,老人有什麼可怕的?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老人是有思想,有尊嚴的,覺得自己有本事了就來數落父母,有考慮過父母感受嗎?

    咱們換位思考一下,一般父母老了,自己也都有孩子了,這時候孩子掐個腰數落你們,你們會欣然接受嗎?估計接下來應該是混合雙打吧?

    筆者知道這時候肯定有人會抬槓說:孩子什麼都不懂,說出來的話當然沒人聽了。

    Sorry,咱們講的不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爽不爽的問題。你數落一通,讓老人心情不好了,你就算說的再對,他憑什麼聽你的?就憑你是老人的兒女?還是憑你懂?

    人是有感情的,就算你說的對,老人也有權利選擇不聽,甚至有權利跟你對著來。

    所以,作為子女先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人的一生不可能每分每秒都保證效率,

    你想讓父母不去買那些東西,就要注重溝通的方式,其實你們指責父母老了,沒能力識別保健品的時候。“指責”的行為,不也是一種幼稚和不會溝通的表現嗎?

    所以,一定要擺正態度,其次再聊用什麼技術來勸

    不要求你多尊重父母,但起碼咱們得能做到平等交流吧?

    我們現代教育都指出學生為主體了,老師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才能促進教學效率。子女對老人想要實現效率,就必須得先端正態度。

    而且,有時候老人買東西,特別是貴的東西,也想找人商量下,可以一看子女那態度,想想還是算了吧。

    這就和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聊一樣,說點家長認為不對的,馬上起範兒開始教育,那誰還願意搭理你們?不得不說,有些人數落幾句老人或是孩子,為的就是自己心裡爽,數落能解決問題嗎?什麼都解決不了。

    然後,就是要考慮用什麼樣的技術來聊天,跟老人苦口婆心的勸,顯然沒什麼意義,必須要讓老人明白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用的。

    老人不是愛聽會銷,愛去聽那些講課嗎?你可以找一些正規的,自己篩選過的內容給老人聽,讓他們知道什麼樣的保健品是好的,什麼樣的保健品是假的。

    老人有時候識別不了虛假宣傳,但是咱們能識別啊。

    保健品就兩點:一是不能替代藥品;二是有健字號。

    大家只要不斷拿相悖的虛假宣傳來說事兒,老人就能牢牢記住這兩條鐵律。這就是“重複教育”的意義,雖然對老年人用“教育”這個詞不太好,但是重複內容,也至少是一種可靠的說服手段吧?

    還有一招,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考慮下

    咱們總說老小孩,其實老人在某些行為習慣上,與孩子有一些相似之處,那就是多少有點“叛逆”。

    孩子是因為到了青春期,開始膨脹了,不願意讓家人管著。

    老人的心理是:“我都活這麼大歲數了,憑什麼聽你的?”

    子女這個時候可以利用老年人的“叛逆”心理,他們不是愛買麼?你們自己往回買啊,其實老年人很多時候買的保健品,都是虛假宣傳,沒有健字號。

    你們往回買真的,花的錢會少很多很多。而且,不斷往回買,買著買著,老人看見保健品就煩,自然也不會出去花冤枉錢了。

    而且老年人有種自尊心理在作祟:“你說好就是好?那不行,我得研究研究。”

    只要老年人一開始研究這東西,就能確定真假的識別方法,就能知道保健品對自己到底有沒有用。

    所以,子女往回買,既能避免老人被騙,又能保證老人吃了沒副作用,還能幫助老人逐漸脫離保健品,這不是一舉三得麼?

    其實,老人之所以愛買保健品,主要是對於生命的擔憂。這種焦慮情緒咱們都能理解,想想自己,不也因為社會關係、收入等等因素而焦慮麼?

    但是,如果子女能和老人好好溝通話,真就能避免很多問題。另外,子女也得學會和父母好好說話,別待著沒事兒就懟,那可是自己是生身父母,端正點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飾品有一種叫燒青工藝的,什麼叫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