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86490916437

    好久沒有看書看哭過了,但是的確是在邊看書,邊大哭的狀態裡才慢慢長大的。

    《布魯克林有棵樹》肯定不是我第一本看哭的書,但是是成年後仍然還會看哭的書。

    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女性作家貝蒂·史密斯講了自己從貧民窟孩子長成十六歲少女的故事,和發生在這十幾年裡的與她息息相關的事情。

    貝蒂的故事裡的這個叫弗蘭西的女孩,她看得到美好,從不厭棄困苦的生活。她熱衷於幻想,也不曾遠離過現實。她誠實對待自己的心,敢於為自己的尊嚴抗爭。

    弗蘭西的家庭不見得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媽媽漂亮堅強,有著重男輕女的觀念,更喜歡小弗蘭西一歲的弟弟尼雷。爸爸是一個長相帥氣但卻是個因嗜好喝酒,而不甚十分靠譜的人。弟弟尼雷繼承了爸爸與媽媽樣貌的優點,而弗蘭西則恰恰貌不驚人,疼愛理解她的爸爸在她十三歲那年因酗酒死去,而媽媽肚子裡的第三個孩子還只是3個月大的胚胎。

    弗蘭西要供養全家,並且要支援弟弟上學,於是在十四歲那年與即將到來的心心念唸的高中告別。

    故事這樣幾筆描下來,就完全成了另外一個樣子。把弗蘭西活脫脫變成了一個身世悲涼,經歷坎坷,不被愛的可憐孩子。

    但其實生活的寬廣與立體的人早已使得本書人物多維立體,不只是單執行緒紙片人物。

    生命如同清澈的溪流,岸邊的青草花朵,水底的石頭和水草,都在流動裡,前行中,一步一畫。

    弗蘭西是那種穿麻布衣服,提一個破舊的小籃子的女孩,從圖書館回來的時候,小籃子裡會有兩本借來的書,也會有一小捆紮的花。

    她繼承了平凡人家那種細水長流的品質,她不會苛求奢華的生活,不貪婪世間大美。每週只有一天可以讀想讀的書,從小時候撿破爛的收入到成年後工作的收入都會存進一部分到錫罐裡,為了有一天置辦土地,相信知識是美好生命不可或缺的因素。

    她看得到,簡樸的美,也看得到思想的美。

    圖書館大桌子上,有個褐色陶罐,清潔工會經常插上不同的植物,她從這簡陋的裝飾裡,感知到一年春夏秋冬的更替。

    算術是她很不靈光的科目,但她卻會用數字來編故事,算算術。1是小孩子,2是稍大點的小姐姐,3是爸爸,4是長髮的媽媽……諸如此類,她自小是個孤獨的孩子,但她利用想象力,學會和自己相處,在麵包店等候買發黴的麵包,她會看著店門口的貧苦老人,在腦子裡刻畫出他的歡快幸福的童年。

    她有一個酒鬼爸爸,懶惰又一無是處但卻給了她一個美好的童年。爸爸會在清醒時許願帶弗蘭西去棉花盛開的地方,會在上班前告訴弗蘭西總有一天會給她買一雙旱冰鞋。這些散發著浪漫氣息的夢多數直到爸爸過度酗酒死去,也不曾實現。

    但弗蘭西依靠著幻想主義特殊的才能堅強地生活著。

    家族品質的傳承如同代代相傳的寶物時光裡磨得閃閃發亮,她的外祖母會教給媽媽一定要給孩子們讀書,每天要堅持讀書。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靠著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弗蘭西儘管長相遠不如媽媽漂亮,但性格猶如媽媽一樣地倔強。

    書很厚,但主人公的年齡成長跨度卻並不太大,從童年寫到少女。但我作為一個讀故事的人,卻驚豔於女孩身後由遠及近的背景,堆疊出生命的厚重難當。

    作者的筆觸伴隨著主人公年齡的增長,悄無聲息地改變,過渡地自然。這是一個活的故事,沒有先知視角。使我彷彿在書中歷經成長。但我有時候驚訝於這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女孩。

    她的果敢和擔當,在爸爸去世後的一年裡,似乎破殼而出。

    很多人的生命其實無法長成一棵大樹,但確是一棵綠色植物。

    當還是顆種子時,被蓋了一層又層土,沉寂在黑暗裡,渾不知所往。但風來了,雨來了,烈陽照耀,種子就破土而出,生長,抽葉。但會不會開花,開出什麼樣的花來,又會是另外一個漫長艱深的故事。

    貧瘠是醜陋。反之富饒的土地上,生長著稻香十里,瀰漫著鳥語花香。

    這是前十幾年生活經歷教給我的常識。

    全書讀完,我依然說不出貧瘠與富饒孰幸孰不幸。但是之前的淺薄,讓我不能看見,各樣土壤里長出來的各種植物。

    生命百態千姿,花園深山荒漠野溪

    沒有比這樣存在即是美好的東西,更具有療愈的功效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登和威少一起打球,會“刷”出怎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