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8926552629724
-
2 # 使用者8860699172788
輪胎吃胎的解決辦法
1.調整胎壓
要知道輪胎的胎壓過高、過低都是會造成輪胎磨損不均勻的。當胎壓過低時,輪胎就會向裡彎曲,這就容易導致輪胎邊緣嚴重磨損;而胎壓過高時,輪胎的胎面中部就會出現磨損加快的現象。所以,我們日常要多留意胎壓是否處於一個正常狀態,一般根據該車規定的胎壓充氣、放氣就可以了。
2.定期做車輪動平衡
由於製造工藝上或者某些外界因素,車輪整體各部分的質量可能會出現不均勻的現象。所以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後,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或是消除已經發生的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透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從而避免“吃胎”現象的發生。
3.定期做四輪定位
四輪定位有著增加行駛安全、增加輪胎使用壽命、減低油耗、減少輪胎磨損(避免吃胎)、降低懸掛部件耗損等作用,所以定期去4S店或者比較專業的修理廠做一下四輪定位還是很有必要的。建議最少每一年做一次或者一萬公里做一次。
4.注意輪胎的保養和換位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車子每走一段距離就要進行一下輪胎的換位吧?一般車輛每行駛5000公里,就需要進行一次輪胎的換位,然而該怎麼換?一般採取對角線調換輪胎的方法會比較好,因為這樣能夠比較正常地保養輪胎,使輪胎磨損均勻一些,從而延長輪胎的壽命。
5.檢查輪轂螺絲是否鬆動
輪轂軸承鬆動、鋼板彈簧騎馬栓未按規定擰緊、懸架鬆動等都會造成輪胎在行駛中左右擺動,造成輪胎的不正常磨損。所以在給車輛保養時,要仔細檢查車輪周圍和輪轂上的螺絲,看是否有鬆動的。
輪胎吃胎的原因
不同的吃胎現象及吃胎原因
(a)兩端胎肩吃胎原因是輪胎氣壓不足或超載。
(b)胎冠中央吃胎原因是輪胎氣壓過大。
(c)輪胎外側吃胎原因是前束或外傾角過大、轉向節臂彎曲等。
(d)輪胎內側吃胎原因前束或外傾角過小。
(e)從輪胎外側向內側的羽毛狀吃胎原因是前束過大、轉向節臂彎曲、左右橫拉。
(f)從輪胎內側向外側的羽毛狀吃胎原因是後束過大、轉向節臂彎曲等。杆長度不同等。
(g)胎冠波紋狀吃胎,原因是車輪動不平衡量大、車輪軸承有間隙、車輪定位偏差大等。
(h)胎冠碟狀吃胎,這種胎面一處或多處碟狀磨損的原因是車輪動不平衡量大、車輪軸承有間隙、車輪定位偏差大、球銷有間隙、橫拉桿有間隙、車橋彎曲、制動鼓偏心以及急制動、起動、轉彎等。
(i)胎冠整週坑狀吃胎原因是車輪平衡不好。
(j)鋸齒狀吃胎,塊狀花紋輪胎會產生這種吃胎,其主要原因是車輪軸承有間隙、前束不好、負後傾角、車輪動不平衡量大、轉彎半徑(轉彎時左右前輪轉角)不好等。
回覆列表
吃胎指的是個別輪胎內側或者外側出現的不正常加速磨損現象。
引起吃胎的原因有很多,輪胎質量是其中原因之一。如果我們選擇質量較差的輪胎,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是有可能出現不規則的全胎面吃胎現象,這一般是輪胎扭曲變形和膠質差導致的。
但從日常情況看,引起吃胎的主要原因還是在輪胎氣壓、底盤轉向機械機構上。為此,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吃胎現象以及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
現象:胎冠整週坑狀吃胎原因:動平衡異常
現象:胎冠波紋狀吃胎原因:車輪動不平衡量大、車輪軸承有間隙、 車輪定位偏差大
現象:輪胎外側吃胎原因:前束或外傾角過大、轉向節臂彎曲
現象:輪胎內側吃胎原因:前束或外傾角過小
現象:兩端胎肩吃胎原因:輪胎氣壓不足、汽車超載導致輪胎胎肩受力過大
現象:胎冠中央吃胎原因:輪胎氣壓過大,和胎肩吃胎原理相反
現象:輪胎外側向內側的羽毛狀吃胎原因:前束過大、轉向節臂彎曲
現象:從輪胎內側向外側的羽毛狀吃胎原因:後束過大、轉向節臂彎曲總結以上幾點常見的吃胎現象和原因,不難發現吃胎與輪胎的質量並不能直接等同,即便是很貴的車胎也有可能出現吃胎現象。考慮到吃胎現象有很多種細分,想要解決吃胎沒有萬能方法。當然至少在保養的第一步上,我們可以透過控制好胎壓、定期做好動平衡、在使用一定里程後調換四輪來解決吃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