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結果是努力爭取股份
說白了,關於雷諾-日產聯盟前後的種種事件,無非就是日產覺得自己分錢分得少了。外界所猜測的聯盟會破裂,其實基本上走不到這一步,至少的,表面功夫還得做到位,即便內心已經不再聯盟。
近日,就有一則關於日產的重磅新聞——日產旗下的豪華轎車品牌英菲尼迪計劃將總部從香港遷往日本。為的是什麼?無疑,就是為母公司創造“更大的運營效率”。
這麼說吧,實際上,就拿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英菲尼迪這個品牌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無論是產品的研發上、管理上、營銷上等等,別說幹不過豐田的雷克薩斯,就連本田的那慘不忍睹的謳歌,也很有可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當然,淪落如此,這個責任不可能不推給戈恩,至於重返日本,實則就是希望將扭轉日產在戈恩領導時做出的稀釋高階品牌日本血統,以重新樹立一個更加全球化的形象。
止損,重塑品牌形象,是日產需要著手處理的兩大難題。但是同時的,它又逃不脫將來自於雷諾和FCA的制衡,所以,最好的一步棋子,就是努力爭取更多的股份。
雙方的制衡
爭取更多的股份,需有底氣,那麼,日產的底氣在哪?據日產的一位高管稱,日產與雷諾和FCA結盟持樂觀態度,但樂觀的前提是,需要保護日產與雷諾合作20多年開發的技術的所有權。
FCA希望與雷諾結盟,其實就是希望在電動汽車市場中謀求轉型,而恰恰的,雷諾-日產聯盟擁有這類技術,能夠很好地幫助FCA。如此一來,日產放話了:只有保證我們能夠從與FCA共享技術中獲得切實利益,並在制定出令我們滿意的條件下,我們才會與FCA合作。
雷諾不可能不想到這一步,只是等著日產提出來而已,現在的問題是,究竟要讓日產佔多少股份,才能達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呢?
車神探認為,再想擁有以前那麼多的股份,對於雷諾來說已經不可能了,但是日產其實也是處於尷尬的位置,最後的結果不可能讓日產佔有絕對權威的地位。或許,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成立之後,雷諾會加強與FCA的關係,表面上是聯盟,卻暗中與日產較量。
就以中國市場來看,雷諾也實在被日產壓制得太厲害了,過於依賴日產,顯然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最好的結果是努力爭取股份
說白了,關於雷諾-日產聯盟前後的種種事件,無非就是日產覺得自己分錢分得少了。外界所猜測的聯盟會破裂,其實基本上走不到這一步,至少的,表面功夫還得做到位,即便內心已經不再聯盟。
近日,就有一則關於日產的重磅新聞——日產旗下的豪華轎車品牌英菲尼迪計劃將總部從香港遷往日本。為的是什麼?無疑,就是為母公司創造“更大的運營效率”。
這麼說吧,實際上,就拿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英菲尼迪這個品牌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無論是產品的研發上、管理上、營銷上等等,別說幹不過豐田的雷克薩斯,就連本田的那慘不忍睹的謳歌,也很有可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當然,淪落如此,這個責任不可能不推給戈恩,至於重返日本,實則就是希望將扭轉日產在戈恩領導時做出的稀釋高階品牌日本血統,以重新樹立一個更加全球化的形象。
止損,重塑品牌形象,是日產需要著手處理的兩大難題。但是同時的,它又逃不脫將來自於雷諾和FCA的制衡,所以,最好的一步棋子,就是努力爭取更多的股份。
雙方的制衡
爭取更多的股份,需有底氣,那麼,日產的底氣在哪?據日產的一位高管稱,日產與雷諾和FCA結盟持樂觀態度,但樂觀的前提是,需要保護日產與雷諾合作20多年開發的技術的所有權。
FCA希望與雷諾結盟,其實就是希望在電動汽車市場中謀求轉型,而恰恰的,雷諾-日產聯盟擁有這類技術,能夠很好地幫助FCA。如此一來,日產放話了:只有保證我們能夠從與FCA共享技術中獲得切實利益,並在制定出令我們滿意的條件下,我們才會與FCA合作。
雷諾不可能不想到這一步,只是等著日產提出來而已,現在的問題是,究竟要讓日產佔多少股份,才能達到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呢?
車神探認為,再想擁有以前那麼多的股份,對於雷諾來說已經不可能了,但是日產其實也是處於尷尬的位置,最後的結果不可能讓日產佔有絕對權威的地位。或許,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成立之後,雷諾會加強與FCA的關係,表面上是聯盟,卻暗中與日產較量。
就以中國市場來看,雷諾也實在被日產壓制得太厲害了,過於依賴日產,顯然得不到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