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我者了我心憂

    首先,充氣球的出現。蹴鞠從最初使用塞滿毛髮的實心球,唐代以後則出現充氣球(一說南朝以後就出現了充氣球)。唐代仲無頗的《氣毬賦》:“氣之為球,合而成質。俾騰躍而攸利,在吹噓而取實。盡心規矩,初因方以致圓;假手彌縫,終使滿而不溢。苟投足之有便,知入門而無必。時也廣場春霽,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闐。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圓。”第二、球門的出現。馬端臨在《文獻通考·樂考二十》中說:“蹴毬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毬。毬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用球門的蹴鞠比賽一般是單球門,大多在宮廷宴會時進行。這比此前的直接對抗後退了一步,但對踢準要求更高。築球時在球場中央豎立兩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門直徑約一尺,叫“風流眼”。衣服顏色不同的左右軍(兩隊)分站兩邊,每隊12或16人,分別稱為球頭、驍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球頭與隊員的帽子亦稍有區別。比賽時鳴笛擊鼓為號,左軍隊員先開球,互相顛球數次然後傳給副隊長,副隊長顛數待球端正穩當,再傳給隊長,由隊長將球踢向風流眼,過者為勝。右軍得球亦如此。結束時按過球的多少決定勝負,勝者有賞,負方受罰,隊長要吃鞭子,臉上塗白粉。[2]

    第三、蹴鞠活動更為普及。宋代從皇宮內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為樂。元代錢選所繪《宋太祖蹴鞠圖》,便是描繪宋太祖趙匡胤與趙炅、趙普等人踢球的場面。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橫街玩蹴鞠等:“舉目則鞦韆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

    女子中也有蹴鞠活動,不少宋代銅鏡中有男女相對踢球的紋飾,宋代陶枕也描繪了民間少女踢球的情景。

    第四、不用球門的踢法逐漸規範。這種踢法叫做白打。從一人場到十人場。“一人場”由參加者逐一輪流表演,稱為“井輪”。除用足踢外,頭、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使球高起落下稱為“飛弄”,使球起伏於身上稱為“滾弄”。它以表演花樣多少和技藝高低決定勝負。二人以上至10人分別稱為二人場、轉花枝、流星趕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過海、踢花心和全場,各有規定的踢球路線。用上身觸球稱為上截解數,膝以上部位觸球稱為中截解數,用小腿和腳踢稱為下截解數。踢法繁多,所以《蹴鞠譜》上說“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第五、出現蹴鞠組織並有社規。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發揚互助,至少在南宋時期,宋代的蹴鞠藝人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齊雲社還制定了《齊雲社規》。其中有“十緊要”:要和氣,要信實,要志誠,要行止,要溫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謙讓,要禮法,要精神。“十禁戒”:戒多言,戒賭博,戒爭鬥,戒是非,戒傲慢,戒詭詐,戒猖狂,戒詞訟,戒輕薄,戒酒色。宋人談到蹴鞠的價值,稱讚“蹴鞠成功難盡言,消食健體得安眠。本來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傳。”又說:“巧匠圓縫異樣花,智輕體健實堪誇。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誘王孫禮義加。”不但能令人健身、愉快,還有助於領悟禮義,體現了蹴鞠觀念的發展與變化。

  • 2 # 怪蜀看史

    戰國以來,蹴鞠歷經千年發展,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直至清代中期最終在中國逐漸消亡。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球製作技術也有所改進。唐代在制球工藝上有兩大改進:一是把用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二是把球殼內塞毛髮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個發明。據世界體育史記載,英國發明吹氣的球是在十一世紀,比中國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時間。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高俅因踢球而發跡,告訴了我們這樣兩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貴族是喜愛踢球的,有些人本身愛踢球,有些人愛看踢球。宋徽宗趙佶是個足球迷,他看了宮女踢足球后寫詩道:“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文獻通考》介紹:“宋女弟子隊153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上海博物館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

    宋代社會上還有了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據記載,北宋汴梁城和南宋臨安城,在皇宮宴會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蘇述、孟宣、張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裡的踢球藝人,有黃如意、範老兒、小孫、張明、蔡潤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東京、大阪有什麼好玩好吃的,除了東京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