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著名的「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出處並不是郭敬明也不是三毛,而是來自民國音樂課本,作詞人是詩人盧前。只是斯人已逝,名氣不大而已。還有哪些這樣的高人?
3
回覆列表
  • 1 # 搞哥讀史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聽過這個名字?如果沒聽過,那就對了。趙鳳昌早年是張之洞的幕僚,屬於那種默默無聞的幕後工作者,所以歷史課本上基本不會提到這個人。

    一、

    趙鳳昌在張之洞幕中時,張的各類文案奏牘,大多由趙鳳昌經手。當時湖北武昌有句笑話,叫“湖廣總督張之洞,一品夫人趙鳳昌。”可見張之洞依賴趙鳳昌處理公務,就像依賴夫人處理家務事一樣重要。

    不過,由於趙鳳昌和張之洞關係太過密切,導致後來為張之洞背了一口大鍋。

    話說張之洞有個怪癖,喜歡白天睡覺,晚上辦公。白天接見下屬時,聽彙報聽到一半就自顧自地呼呼大睡,而一到晚上,又精神煥發,經常讓下屬熬夜陪他幹活,搞得很多下屬怨聲載道。

    為此,大理寺卿徐致祥向慈禧太后彈劾張之洞,說他“懶見僚屬、用人不公、興居無節、苛罰濫用。”尤其是用人不公這一節,“所喜者一人而兼十數差,率皆浮薄誇詐之輩。”

    慈禧派李翰章和劉坤一前往湖北查實,這倆人是張之洞的老友,自然不能說張之洞哪裡不好,只好挑輕的罪名回奏,說張之洞用人確實是有一點問題,比如那個趙鳳昌,“不恤人言,罔知自愛。”

    結果,趙鳳昌替張之洞頂了這口鍋,被革職回鄉。

    二、

    趙鳳昌被革職後,回到了老家江蘇,張之洞可能覺得過意不去,把他派去上海與盛宣懷共事。趙鳳昌在上海時,就以一介布衣之身,辦了一件影響中國命運的大事。

    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義和團殺害外國大使事件,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當時在上海的趙鳳昌觀摩形勢,與好友何嗣焜商議:

    “予意欲與西摩(當時的英國水師提督)商,各國兵艦勿入長江內地,在各省各埠之僑商教士,由各省督撫聯合立約,負責保護;上海租界保護,外人任之;華界保護,華官任之;總以租界內無一華兵,租界外無一外兵,力杜衝突,雖各擔責任,而仍互相保護,東南各省一律合訂中外互保之約。”

    對那段歷史有所瞭解的讀者應該清楚,這是後來東南各省督撫與西人簽訂條約,實行“東南互保”政策的雛形。目的是避免中國南方捲入戰火,為戰後的恢復和重建儲存有生力量。

    三、

    為了貫徹“東南互保”的方針,趙鳳昌還幹過假傳聖旨的事情。

    因為義和團“扶清滅洋”,極端的排外運動之下,京畿一帶的鐵路、電線,基本都被義和團所毀壞。所以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清廷與外界音訊完全中斷,外界甚至不清楚慈禧和光緒到底是已經逃跑還是被八國聯軍抓獲。

    就在舉國上下人心惶惶,茫然不知所措時,趙鳳昌立即給張之洞發去一封電報:“洋電兩宮西幸,有旨飭各督撫力保疆土,援庚申例(即第二次鴉片戰爭)令慶邸留京與各國會議雲。”

    當然,這個“洋電”、“有旨”,都是趙鳳昌胡編出來的。當時慈禧急急忙忙逃跑,根本來不及留下這樣的旨意。而趙鳳昌偽造聖旨的目的,是讓張之洞加入東南互保,先穩住南方一帶的局面。

    一開始盛宣懷擔心偽造聖旨,是欺君大罪,趙鳳昌又連忙勸他說:“捏旨亡國則不可,捏旨救國則何礙?且既稱洋電,即西人之電,吾輩得聞,即為傳達而已。”最後說服了盛宣懷幫忙,讓張之洞相信了所謂的“聖旨”,促成了“東南互保”的大局。

    四、

    趙鳳昌促成的“東南互保”,對近代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東南互保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南方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不至於全國陷入兵燹,導致生靈塗炭的下場。

    第二,由於南方沒有捲入戰局,後來李鴻章與八國聯軍和談時,堅持強調這不是清朝與聯軍的一場戰爭。既然不是戰爭,按照國際公法,和約中就不應該有割地條款。所以在《辛丑條約》中,清朝向列強賠償了大量錢款,但沒有像此前的《馬關條約》一樣割地給洋人。

    第三,“東南互保”的實現,意味著清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幅削弱,地方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這也為後來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

    同樣是偽造聖旨,盛宣懷因保護東南有功,被清廷加太子少保銜。而趙鳳昌只是一介布衣老百姓,沒有得到任何獎賞,也沒人記得他做的貢獻,只好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最後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記錄下這起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大事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容院引進新專案該如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