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ucifer1314
-
2 # 糊塗鐵匠影片
藝術作品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人對藝術作品的審視和定論截然不同,藝術是允許也是必定存在個人偏見的。不一定大多數人覺得是好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也不一定大多數人覺得不好就真的不好。例如:印象派畫家梵高的繪畫作品,在當時是沒有人認可的,甚至廉價出售都沒有人要,而後來他的作品逐漸被人們認可,視為寶貝;還有如一些人體油畫和人體攝影等,有人認為是高尚藝術,也有人卻認為是下流淫穢物品。所以,藝術作品好與壞是沒有明確的標準和分界線。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欣賞藝術作品呢?我認為:
1.看其的作品有沒有獨創性和新意,可否給人美的享受;2.看作者的藝術構思藝術功底;3.能否代表一個時期的藝術產物;4.超越時代的大膽之作。
-
3 # 黃智637
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對藝術作品的興趣和愛好是不相同的。由於欣賞者文化水平高低不同、藝術修養的差異性、倫理道德的觀念性等因素,導致了對藝術作品欣賞和評價有不同的觀點。
欣賞者對於藝術作品的形象及其所蘊含的審美價值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差異性,體現著欣賞者對藝術作品形象的感悟的敏銳性和認識的深刻性。
例如,人們在欣賞歐洲繪畫作品時,對於繪畫作品表現農村的勞動婦女的形象,有著不同的評價。有的人認為農村婦女勞動的畫面,是藝術家塑造勤勞樸實、勞動婦女人物形象的藝術審美理想。她們健康的身體,紅潤的面頰顯示出質樸的美,靈巧的雙手獲取豐收的喜悅。另一種人認為畫面中的勞動婦女形象不好看,身體五大三粗面板粗糙,容貌一般體現不出女性形象的藝術美。
首先回答題主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對藝術作品看法如此不同?
提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主體性。藝術的主體性包括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題主的問題用藝術欣賞的主體性就可以很清晰的解答。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藝術欣賞的主體性,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異性,既有社會功利性,又有個人直覺性,具有千差萬別的個性特徵。由於欣賞者的生活經驗與性格氣質不同,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不同,在審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差異,使藝術欣賞打上了欣賞主體的烙印。這就解釋了題主的問題所在,為什麼有些人聽著巴赫的G小調,如同享受Teana一般,有些人覺得是一陣陣噪音;有些人看到梵高的畫作激動不已,有的人卻不以為然。就是這個很簡單的的原因:欣賞者的生活經驗與性格氣質不同,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不同。
那麼再回答題主第二個問題,應該怎樣去欣賞藝術名作?
其實這個問題要是真的回答可能要花上三天三夜,我儘量說的簡單一點。
首先,一部藝術作品往往包含著題材、主題、情節、場面、形象、典型等許多內容,有的藝術作品還需要鑑賞者瞭解它的背景、典故、象徵意義等。例如,在欣賞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時必須瞭解這幅畫取材於《聖經·新約全書》關於猶大出賣耶穌的傳說故事。在這幅畫中,既有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複雜的人物關係,又有深刻的歷史內容和心理描寫,只有對這些內容有一定的瞭解才能真正領會畫作的藝術特色和美學價值。在藝術鑑賞中,人們必須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來理解作品的內容。
其次,各門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手法。比如音樂的主要表現手段是旋律、節奏,還有其他的表現手段諸如和聲、復調、曲式和管絃樂法等;電影的主要表現手段是鏡頭、音響、蒙太奇等。只有瞭解了各門藝術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語言才能實現對藝術作品的鑑賞,不但透過這些藝術形式去把握作品的內容,而且可以領會到這些藝術形式本身特殊的審美價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於每一部藝術作品的內在意蘊和深刻哲理的認識。在中國美學中,藝術作品常常追求一種“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西方美學中,藝術作品常常追求一種“寓意”、“意蘊”或“哲理”。中外美學把這種追求都看作是審美的極致。只有把握了這種認知,才能真正領會和感悟到作品中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藝術意蘊。
其實總得來說我們欣賞藝術名作之前需要去學習去了解去認知關於它的知識,同時我們再欣賞名作的過程中又會獲得新的知識,在這樣反覆的學習認知過程中我們的藝術欣賞水平才會得到提高,僅僅膚淺的停留在作品表面是不會有任何收穫的,願與題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