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今人錯解:知道滿足總是快樂的。最大的特點是安於現狀。   

    這種錯解,糾其根源是對《道德經》的錯誤理解,是歷史的原因造成的,沒有必要刻意地去糾正它,但必須瞭解它的真正意思,讓人們不在拿著這句話作為消極的理由。在《道德經》中,老子所講之“道”都是教人不要“自滿”,杯子裡的水滿了就裝不進去水了,“滿招損謙受益”嗎,為什麼在這句裡反教人“知道滿足”呢,可見後人之誤,害人害已,阿Q極了。也是後人不理解《道德經》而批判《道德經》的理由。   

    正解:知識充足總是快樂的。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的譯文:“天下有道,退馬還田以耕種。天下無道,兵馬馳騁於郊。禍患沒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過失沒比中敵人利誘之計更大的了。所以知識充足之足,才是恆常之足”。孫子曰:“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是其印證。

  • 2 # 江雪寒

    《列子 · 天瑞》記載,孔子游泰山時,在路上遇見榮啟期,衣不蔽體,但邊彈琴邊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孔子問他:“先生所以樂,何也?”

    榮啟期回答:“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

    孔子連連點頭稱是。又不無惋惜地說:“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騰達,如今空懷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遺憾。”

    誰知榮啟期卻不以為然地說:“古往今來,讀書人多如過江之鯽,而能飛黃騰達者才有幾人?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而死亡則是所有人的歸宿,我既能處於讀書人的常態,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終的歸宿,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孔子聽了說:“善乎!能自寬者也。”這就是“知足者常樂”的典故。知足常樂成為人們處世哲學的一種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蘋果手錶經常手上出現這個。這是什麼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