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精緻的刀叉來牽扯視力,沒有82年的紅酒來清掃腸胃,更沒有大魚大肉來填充桌面,但是這小小的一碗蛇宴,如多年後娓娓道來的場景,由肚子裡飢餓的驅使變成精神上愉快的昇華,怎不可以說是一場藝術上的盛宴。
看完阿城的《棋王》,口內生津,食指大動,不為下棋,只為了那頓簡陋而讓人充滿嚮往的蛇宴。這感覺卻不是未曾有過,若干年前的徐克曾導演了一部〈滿漢全席〉,看完後吃白米飯,竟覺得嚼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食色性也",想來饕餮之慾,卻最是引人神往之道。
說起吃來,小,可以引出由麥當勞肯德基引來的"垃圾食物危機",大,卻可以牽扯出整整一個時代人飢腸轆轆的回憶。僅就吃而言,最有發言權的,應該不是高高在上的老佛爺或者中南海的大廚,前者:飽漢不知餓漢飢,錦衣玉食伺候著慣了,到了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給個大眼窩窩頭都啃得特香;後者終日嗅著五味油煙,掌中走著香辣灶火,至於吃,卻精確到了幾分醬油兌幾分薑末的程度上。在電影《喜宴》中的老爺子,更是因為終日裡咂巴這紛紜的真味,最後搞得吃什麼都味同嚼蠟,可見這種技術性吃法在吃的藝術上是實在要不得的。
說到會吃的,還有兩個故事,評點《水滸》的大才子金聖嘆被砍頭前,因為怕劊子手下手不麻利而讓自己平添苦楚,賄賂給了劊子手一方手帕,劊子手一掂量,估計包裹著金條,果然賣力,下手得又快又狠,回家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卻乃是一塊磚頭綁著一張紙條,紙條上寫道:好快刀也。另一個故事說的也是金聖嘆,金聖嘆行刑之前要求和自己的兒子說兩句遺言,兒子附耳上去,金聖嘆低聲道:花生與豆乾一起嚼有牛肉味。若家貧買不起牛肉,可以此法暫時解饞,切記,切記。從這兩則故事看,金聖嘆是幽默的,而且其幽默來自於識"器"也識"物",估計也是個廚房裡的好手,吃貨裡的行家,按現在流行的說法,也算是以身實踐了關於吃的行為藝術。從這裡也能看出,吃在解決溫飽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辦法,吃在炫耀財富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宣洩,而只有吃在成為趣的時候,才能成為藝術。
掩卷而思《棋王》之吃,給人印象深刻,其一便是大篇的章節描寫王一生吃飯的動作,甚至吃完飯涮碗的水面上的油花都被他小心地吸盡,"然後帶著安全到達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棋呆子"的形象躍出紙面而生動無比:在棋盤上竭力的將對手將死、對能吃到嘴裡的東西鉅細無遺……王一生的母親說道:要能吃飽飯才能下棋。據說上海科研所做過調查,一場圍棋比賽一般需要七八個小時,所消耗的能所消耗的能量比足球大得多,所以圍棋運動員要吃得很好才行。而結尾一段那波瀾壯闊的車輪大戰,若沒有先前的對吃的烘托,想來王一生的棋力再高,最後也得噴血棋場,看似不相關的筆墨,卻其實是最大的伏筆。按實用性來講,待到那碗蒸好的蛇肉亮晶晶地端到文字裡的時候,阿城對吃的藝術更可以說做了最好的解釋,《棋王》裡,主人公對生活的不滿,是因為吃菜沒有油,"腳卵"有路子,最開始的抖摟就是祖上是僱人來清洗"燕窩"的,而他自己也吃過。無一不是透過吃,來勾引出各路線索,不蔓不枝的編織於一處的。在作料上,就算是實在沒有醋精,卻也可以找到草酸來代替。在講究上,蛇肉碰不得鐵,碰鐵就腥,所以不切,用筷子撕著蘸料吃,所謂吃有吃法,想來不識如何吃得,上來便是胡造一氣,連腥帶素的吃了,還有何樂趣可言?最後把蛇骨放進去熬湯。待到茄子也吃淨,蛇骨已經煮散,再把野茴香,揪在湯裡,想來舀了湯在碗裡,熱熱的小口呷,此時吃的,就真是味了。這等快事,想來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如此將吃法描述出來,自然是字字勾人腸胃,首先是有朋自遠方來的"樂",然後是捕得兩條大蛇的"妙",調料未因陋就簡,反而因陋就補,妙也就妙在一個"適"字,最後連骨帶肉一併打發,直吃得酣暢淋漓,再點上了一棵煙來吸,也可以還原成一個"暢"字。沒有精緻的刀叉來牽扯視力,沒有82年的紅酒來清掃腸胃,更沒有大魚大肉來填充桌面,但是這小小的一碗蛇宴,如多年後娓娓道來的場景,由肚子裡飢餓的驅使變成精神上愉快的昇華,怎不可以說是一場藝術上的盛宴。
在精神與物質之間,早先就有一種時髦的說法曰"食糧",精神也可謂"食糧",物質也可謂"食糧"。曹操賦詩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阿城的《棋王》裡說,何以解憂,唯有象棋,可見兩者搭界的途徑,算是殊途同歸。
沒有精緻的刀叉來牽扯視力,沒有82年的紅酒來清掃腸胃,更沒有大魚大肉來填充桌面,但是這小小的一碗蛇宴,如多年後娓娓道來的場景,由肚子裡飢餓的驅使變成精神上愉快的昇華,怎不可以說是一場藝術上的盛宴。
看完阿城的《棋王》,口內生津,食指大動,不為下棋,只為了那頓簡陋而讓人充滿嚮往的蛇宴。這感覺卻不是未曾有過,若干年前的徐克曾導演了一部〈滿漢全席〉,看完後吃白米飯,竟覺得嚼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食色性也",想來饕餮之慾,卻最是引人神往之道。
說起吃來,小,可以引出由麥當勞肯德基引來的"垃圾食物危機",大,卻可以牽扯出整整一個時代人飢腸轆轆的回憶。僅就吃而言,最有發言權的,應該不是高高在上的老佛爺或者中南海的大廚,前者:飽漢不知餓漢飢,錦衣玉食伺候著慣了,到了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給個大眼窩窩頭都啃得特香;後者終日嗅著五味油煙,掌中走著香辣灶火,至於吃,卻精確到了幾分醬油兌幾分薑末的程度上。在電影《喜宴》中的老爺子,更是因為終日裡咂巴這紛紜的真味,最後搞得吃什麼都味同嚼蠟,可見這種技術性吃法在吃的藝術上是實在要不得的。
說到會吃的,還有兩個故事,評點《水滸》的大才子金聖嘆被砍頭前,因為怕劊子手下手不麻利而讓自己平添苦楚,賄賂給了劊子手一方手帕,劊子手一掂量,估計包裹著金條,果然賣力,下手得又快又狠,回家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卻乃是一塊磚頭綁著一張紙條,紙條上寫道:好快刀也。另一個故事說的也是金聖嘆,金聖嘆行刑之前要求和自己的兒子說兩句遺言,兒子附耳上去,金聖嘆低聲道:花生與豆乾一起嚼有牛肉味。若家貧買不起牛肉,可以此法暫時解饞,切記,切記。從這兩則故事看,金聖嘆是幽默的,而且其幽默來自於識"器"也識"物",估計也是個廚房裡的好手,吃貨裡的行家,按現在流行的說法,也算是以身實踐了關於吃的行為藝術。從這裡也能看出,吃在解決溫飽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辦法,吃在炫耀財富的時候,只能說是一種宣洩,而只有吃在成為趣的時候,才能成為藝術。
掩卷而思《棋王》之吃,給人印象深刻,其一便是大篇的章節描寫王一生吃飯的動作,甚至吃完飯涮碗的水面上的油花都被他小心地吸盡,"然後帶著安全到達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棋呆子"的形象躍出紙面而生動無比:在棋盤上竭力的將對手將死、對能吃到嘴裡的東西鉅細無遺……王一生的母親說道:要能吃飽飯才能下棋。據說上海科研所做過調查,一場圍棋比賽一般需要七八個小時,所消耗的能所消耗的能量比足球大得多,所以圍棋運動員要吃得很好才行。而結尾一段那波瀾壯闊的車輪大戰,若沒有先前的對吃的烘托,想來王一生的棋力再高,最後也得噴血棋場,看似不相關的筆墨,卻其實是最大的伏筆。按實用性來講,待到那碗蒸好的蛇肉亮晶晶地端到文字裡的時候,阿城對吃的藝術更可以說做了最好的解釋,《棋王》裡,主人公對生活的不滿,是因為吃菜沒有油,"腳卵"有路子,最開始的抖摟就是祖上是僱人來清洗"燕窩"的,而他自己也吃過。無一不是透過吃,來勾引出各路線索,不蔓不枝的編織於一處的。在作料上,就算是實在沒有醋精,卻也可以找到草酸來代替。在講究上,蛇肉碰不得鐵,碰鐵就腥,所以不切,用筷子撕著蘸料吃,所謂吃有吃法,想來不識如何吃得,上來便是胡造一氣,連腥帶素的吃了,還有何樂趣可言?最後把蛇骨放進去熬湯。待到茄子也吃淨,蛇骨已經煮散,再把野茴香,揪在湯裡,想來舀了湯在碗裡,熱熱的小口呷,此時吃的,就真是味了。這等快事,想來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如此將吃法描述出來,自然是字字勾人腸胃,首先是有朋自遠方來的"樂",然後是捕得兩條大蛇的"妙",調料未因陋就簡,反而因陋就補,妙也就妙在一個"適"字,最後連骨帶肉一併打發,直吃得酣暢淋漓,再點上了一棵煙來吸,也可以還原成一個"暢"字。沒有精緻的刀叉來牽扯視力,沒有82年的紅酒來清掃腸胃,更沒有大魚大肉來填充桌面,但是這小小的一碗蛇宴,如多年後娓娓道來的場景,由肚子裡飢餓的驅使變成精神上愉快的昇華,怎不可以說是一場藝術上的盛宴。
在精神與物質之間,早先就有一種時髦的說法曰"食糧",精神也可謂"食糧",物質也可謂"食糧"。曹操賦詩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阿城的《棋王》裡說,何以解憂,唯有象棋,可見兩者搭界的途徑,算是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