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兩個短命朝代都有相同點:

    一、不注重休養生息。

    秦朝滅六國,完成霸業,但整個國家千瘡百孔,急需休養生息。光一個長平之亂,趙國被殺被坑就達四十萬,秦國傷亡也不小;滅楚,先動用二十萬,秦敗了,再來,用六十萬,楚滅了,秦也傷亡慘重!大規模的戰爭之後,地廣人稀,急需用老子的一套清靜無為來治國,清靜無為,以利療傷。但秦隋都不消停。

    二、嬴政、楊廣急功近利,想盡早把所有事一起辦完,貪圖享樂、建功立業一件也不耽擱。

    嬴政修長城、守長城、徵南越,都是應該做的事;楊廣徵高句麗、開通京杭大運河,都是正事、利國利民的好事,但他們都操之過急,民力用得過頭囉!打個比方,國家像家中的男勞力,種地、生孩子、挑擔、打獵等繁重活兒都應該幹,總要像個爺們!總要有所擔當!但如何這個爺們大病初癒或大病未痊癒,你個臭婆娘,白天吆喝著他去挑糞、甚至去挑土挑石,回到家還要他翻地澆水,夜深了,你還要他盡丈夫的責任,你就是個寡婦命,對嗎?嬴政、楊廣就是這樣的賊婆娘,亡國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他們還要竭盡民力去享受,楊廣在運河建成後,經常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來揚州玩,都是民脂民膏呀!秦始皇建阿房宮、建秦始王陵,巡遊天下,一個都不能少!把民力用到極處,這是在自掘墳墓呀!秦國是亡於二世,但一世時已有徵兆呀!隋文帝的節儉也是亡國的原因呀!他對老百姓極摳,到隋亡糧倉仍有餘糧數以幾百萬擔計,這是阿爾巴公式的守財奴呀!

    其實,建國之初只要學學蕭何、曹參式治國,清靜無為,就搞定了!

  • 2 # 清水空流

    可以說。秦隋是典型的點燃自己,照亮別人,太遺憾,太可惜。

    秦隋在各個方面都很象,都是二世而亡。秦隋雖然二世而亡,漢唐繼享其成,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繁榮,對外最強大的兩個朝代。秦隋都是在前朝分裂的情況下重新統一的,也從新建立了新的國家制度,建國伊始極其強大,但又都是瞬間崩塌。所遺留下來的財富都成為新朝 禮物秦隋所創立新的但這種新的制度卻沒有給自己帶來幸運,卻給後來的朝代做出來了榜樣。

    在所有封建國家裡君主的能力決定著國家走向和興亡,而秦隋兩代的開國君主都是偉大的君主,開創 了屬於自己新時代,建立新的制度。新的國家。正是他們強大的個人意志和能力的展現才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但反過來,如果他同樣也會把國家破壞的到極致。

    封建人制國家都將必然滅亡,只不過秦隋二世驟然滅亡過於突然,讓人無法接受而已。一個國家的第二代君主很重要,如果第二代君主如果能夠平安度過,基本上都會有至少上百年的國運,但如果二代君主殘暴。昏庸。國家基本上就是二世而亡了。秦代:過於強於法家,律法苛刻,而且作為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沒有前朝可以參照和經驗可以借鑑。更沒有使國家富強的經濟基礎和民眾歸心(向心力)的具體措施實施。最關鍵是沒有既得利益階層的擁護和保衛。二世 胡亥顯然屬於昏庸之主。既無能又狠毒,誅殺李斯蒙恬,信任趙高。個人操守沒有可取之處,屬於典型的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徹底的咎由自取。隋代:二世楊廣屬於和胡亥恰恰相反。屬於太能幹了。應該是窮兵黷武最終導致喪國的典型。有一點楊廣胡亥一樣,楊廣也誅殺了自己的兩個重要大臣楊素高穎。但目的卻不一樣,胡亥屬於殺了就殺了,屬於趙高的陷害,而楊廣是為了開創自己的時代而殺前朝重臣,再一點就是和秦代恰恰相反,隋代威脅來自各大門閥,尤其是關隴集團。既得利益者過於強大,啃食著國家的根基,也是導致國家迅速崩塌的原因。

    再就是秦隋雖然重新統一國家,但前朝的遺族和勢力還在,沒有徹底剷除,一旦有機會,他們一定會沉渣泛起,推翻現在的朝代,恢復或重新獲自己所擁有的。秦隋還有一點相似之處就是,在於他們各自的兩大偉大的工程,這兩項偉大的工程都是功在千秋的業績。分別是秦修長城以及隋修運河。於秦,內部統一後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防止外部遊牧民族的侵擾;而隋則正處於中國的政治局勢由東西轉向南北,政治中心由黃河上游轉向黃河下游的局面。兩個朝代均為解決這兩個問題開動了巨大的工程。但過於濫用民力。導致國家基礎崩塌。

    秦隋有著太多的相像之處了,國家治理過於崇尚暴力與暴政。吞噬和破壞了了原本就就不穩固的根基,但同時也在客觀上為為漢唐帝國的興起加以進一步的清洗和提供了經驗。漢唐偉大屹立在壯麗的河山之上時,卻是牢牢建立在秦隋制度的根基之上的。往事如煙,至今也不失為今人之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燕的擴張得到了哪些力量的支援,也是自己滅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