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樂LD

    (一)文明禮貌: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人們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在人們的互相交往中,和悅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度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現。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講文明禮貌能促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道德橋樑。

    文明禮貌包含的內容和要求很多,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文明禮貌的要求和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更新。

    (二)助人為樂:1.要有善良的動機和出發點,幫助別人是出於對他人的愛心和關心,是盡己所能,解除他人困難,使他人獲得快樂和幸福。出於個人私心雜念,或僅僅為了獲得報償而去幫助人,都不能算助人為樂。

    2.助人要有實實在在的結果,確實是幫助別人脫離了困境,或確實方便了他人,使別人感到快樂、幸福。只有助人的良好願望,卻沒有在實際中使人得到有效幫助,也不能算助人為樂。

    3.助人要長期積累,不斷去做,要靠長期修養,形成內心自覺的習慣。所以也不能把助人為樂理解成一時一刻的群眾運動。

    4.助人為樂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在工作中要充分理解人、主動關心人、熱心幫助人,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幫助別人,如同事、同學、朋友、親戚等。

    5.特別要關注、關愛弱勢群體,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關心和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

    (三)愛護公物:公共財物包括一切公共場所的設施,它們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種服務和便利的物質保證。對待公共財物是愛護、保護,還是浪費、破壞,是一個公民有沒有社會主義道德的反映。每個公民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

    公共財物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愛護公共財物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義務,每一個公民在工作、勞動和生活中必須承擔不侵犯公共財物的義務,必須承擔愛護和不揮霍公共財物的義務,必須同侵犯公共財產的違法行為作鬥爭。

    愛護公物體現了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和對勞動者的尊重。要牢固樹立公共財產不可侵犯的道德觀念,以主人翁的態度自覺愛護公物。

    (四)保護環境:環境問題,是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環境是指保護自然環境,是維護人類的共同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保護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成為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能不能有效地保護環境,關係到每個公民的生活質量和切身利益,關係到人們的安居樂業,關係到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否持續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保護環境不僅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社會公德的一項基本要求。

    保護環境這一公德規範,要求我們不僅要著眼於當前的發展,而且要考慮到子孫後代的發展,有節制地利用資源,把發展限制於自然承受力的範圍之內,為後代人留下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執政理念,從中國國情出發,進一步強調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與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

    (五)遵紀守法: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是對公民行為的必要約束及規範,是對道德的補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紀律,是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公共生活中人們要能順利地進行社會活動,就必須要有規矩可循,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行為規範。每個社會成員既要遵守國家頒佈的有關法律、法規,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場所的有關規定。

    人們只有依照法律、法規及紀律的有關規定行事,才不妨礙他人的正常活動,也保障自己所要從事的某項活動;才不會給社會和他人造成損失和傷害,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相對穩定和和諧,並保證社會的健康發展。

    遵紀守法是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人們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及紀律的有關規定行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執行,才能保證社會穩定有序發展,才能保證公民正常生活。

    遵紀守法反映了人們的共同要求,體現了人們共同的利益。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自覺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紀觀念,自覺用法紀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履行法紀規定的義務,敢於並善於運用法律武器同各種違法亂紀現象作鬥爭,並能正確運用法紀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紀懂法,遵紀守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乾枯,有什麼解決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