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出生於蒙陰農村,小時候家裡窮,農忙時不上課,父母平時都忙著下地種田,哪有時間管你讀不讀書?
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薛其坤順利考進了山東大學。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曲師大物理系,一心想報考哈工大的研究生,結果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落敗的他憋了一口氣,回到學校一邊教書一邊苦讀。兩年後,報考中科院物理所,這次更慘,物理只考了39分。連續兩次落榜,對他的心理打擊非常大,周圍人也勸他別固執,可他還是鼓起勇氣考了第三次,終於考入中科院物理所。
人家讀博士,5年,他卻花了整整7年。甚至在碩士畢業後一兩年,他一度想放棄自己的科研生涯。那時身邊許多人下海,每天看起來都特別充實。薛其坤卻不知道該做什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當時,薛其坤在北京讀研,妻子和孩子在山東生活,他想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到人家都過上穩定幸福的生活,自己的前途在哪兒都不知道。突然有一天,導師陸華的日本同學,來華訪問,相中了薛其坤,便安排他去日本留學。他的人生才由此迎來轉折。
薛其坤對日本的歲月記憶猶新,“那時候,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飯、睡覺、搞科研。有時困得坐在馬桶上都能睡著。”在日本學界,櫻井利夫治學以嚴格著稱。這位導師要求薛其坤一週工作6天,7點來實驗室,11點之前不許離開。不管颳風下雨,必須準時到達。薛其坤在日本語言不通,作息嚴苛,讓薛其坤感覺異常孤單,跟家人通電話,幾乎要落淚。
有一次,上幼兒園的兒子,在電話裡給他背剛學到的課文:“我是華人,我愛自己的祖國…”
聽著兒子稚嫩的童音,薛其坤忍淚振作了起來。他起早貪黑做實驗,實在感到疲倦了,就躲進廁所裡小眯一會兒。功夫不負有心人,1995年,他取得一個科研上的重要突破。
導師櫻井利夫獎勵他去美國,做一個20分鐘的學術報告。結果這20分鐘的學術報告,又給他逼出一項技能。薛其坤的英語口語非常差。甚至沒辦法完整說一段話他就把演講一字一句抄下來,專門找了一個房間,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訓練,從頭到尾,模擬了80多遍!他不但糾正了發音,還把演講進度控制在秒上,連每一個單詞做什麼手勢,他都練習到位。
果然,報告結束時,現場爆以雷鳴般的掌聲,所有學者都前來祝賀他。當時那份成功的喜悅,就像夏天喝冰鎮啤酒一樣舒爽。這段艱苦的求學經歷,重燃了他對科學的好奇心、對工作的熱愛、對科研的責任,還促成了超刻苦的學術精神。
回國後的薛其坤,已經完全像變了一個人。20年間,他沒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假期和週末,每年,平均工作時間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時間在15小時左右,年平均工作時間,高達5000小時…
厚積薄發的他,35歲晉級教授,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當中,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年如一日的堅持,如果沒有對學術的專注,沒有與科研成果的較勁兒,這種生活就會苦不堪言。但薛其坤感到無比快樂。長達4年時間裡,薛其坤帶著自己的團隊,不斷嘗試,不斷失敗。1000個樣品,反覆測量,一次次不順利、調整,再測量…
薛其坤的吃苦精神,深深影響團隊裡每一個人。大家甚至會比他還要早到實驗室,夜裡戰鬥到12點之後才離開。遇到挫敗、委屈和心酸,薛其坤常常給團隊打氣說:“全世界都試圖攻克這個難題,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科學發現特別是重要發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只有衝,沒有退路!”
薛其坤知道,實驗的成功與否,關係到的不只是個人,還是國家的科研榮譽。作為中科院的院士,他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推辭這樣的科研責任。必須為這個民族做出成績。
最終,團隊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這個實驗成果一旦應用,將改變電子的運動軌跡,降低熱消耗率,加快執行速度,大大提高電能的利用。研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晶體、電子學器件發展,必將加速資訊科技革命程序,掀起一陣陣科學風暴,改變一個又一個行業,乃至人類的生活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超級計算機,將可能只有iPad大小,智慧手機記憶體也許會超過,目前最先進產品的上千倍,除了超長的待機時間,還擁有無法想象的快速。
薛其坤出生於蒙陰農村,小時候家裡窮,農忙時不上課,父母平時都忙著下地種田,哪有時間管你讀不讀書?
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薛其坤順利考進了山東大學。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曲師大物理系,一心想報考哈工大的研究生,結果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落敗的他憋了一口氣,回到學校一邊教書一邊苦讀。兩年後,報考中科院物理所,這次更慘,物理只考了39分。連續兩次落榜,對他的心理打擊非常大,周圍人也勸他別固執,可他還是鼓起勇氣考了第三次,終於考入中科院物理所。
人家讀博士,5年,他卻花了整整7年。甚至在碩士畢業後一兩年,他一度想放棄自己的科研生涯。那時身邊許多人下海,每天看起來都特別充實。薛其坤卻不知道該做什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當時,薛其坤在北京讀研,妻子和孩子在山東生活,他想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到人家都過上穩定幸福的生活,自己的前途在哪兒都不知道。突然有一天,導師陸華的日本同學,來華訪問,相中了薛其坤,便安排他去日本留學。他的人生才由此迎來轉折。
薛其坤對日本的歲月記憶猶新,“那時候,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飯、睡覺、搞科研。有時困得坐在馬桶上都能睡著。”在日本學界,櫻井利夫治學以嚴格著稱。這位導師要求薛其坤一週工作6天,7點來實驗室,11點之前不許離開。不管颳風下雨,必須準時到達。薛其坤在日本語言不通,作息嚴苛,讓薛其坤感覺異常孤單,跟家人通電話,幾乎要落淚。
有一次,上幼兒園的兒子,在電話裡給他背剛學到的課文:“我是華人,我愛自己的祖國…”
聽著兒子稚嫩的童音,薛其坤忍淚振作了起來。他起早貪黑做實驗,實在感到疲倦了,就躲進廁所裡小眯一會兒。功夫不負有心人,1995年,他取得一個科研上的重要突破。
導師櫻井利夫獎勵他去美國,做一個20分鐘的學術報告。結果這20分鐘的學術報告,又給他逼出一項技能。薛其坤的英語口語非常差。甚至沒辦法完整說一段話他就把演講一字一句抄下來,專門找了一個房間,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訓練,從頭到尾,模擬了80多遍!他不但糾正了發音,還把演講進度控制在秒上,連每一個單詞做什麼手勢,他都練習到位。
果然,報告結束時,現場爆以雷鳴般的掌聲,所有學者都前來祝賀他。當時那份成功的喜悅,就像夏天喝冰鎮啤酒一樣舒爽。這段艱苦的求學經歷,重燃了他對科學的好奇心、對工作的熱愛、對科研的責任,還促成了超刻苦的學術精神。
回國後的薛其坤,已經完全像變了一個人。20年間,他沒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假期和週末,每年,平均工作時間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時間在15小時左右,年平均工作時間,高達5000小時…
厚積薄發的他,35歲晉級教授,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當中,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年如一日的堅持,如果沒有對學術的專注,沒有與科研成果的較勁兒,這種生活就會苦不堪言。但薛其坤感到無比快樂。長達4年時間裡,薛其坤帶著自己的團隊,不斷嘗試,不斷失敗。1000個樣品,反覆測量,一次次不順利、調整,再測量…
薛其坤的吃苦精神,深深影響團隊裡每一個人。大家甚至會比他還要早到實驗室,夜裡戰鬥到12點之後才離開。遇到挫敗、委屈和心酸,薛其坤常常給團隊打氣說:“全世界都試圖攻克這個難題,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科學發現特別是重要發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只有衝,沒有退路!”
薛其坤知道,實驗的成功與否,關係到的不只是個人,還是國家的科研榮譽。作為中科院的院士,他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推辭這樣的科研責任。必須為這個民族做出成績。
最終,團隊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這個實驗成果一旦應用,將改變電子的運動軌跡,降低熱消耗率,加快執行速度,大大提高電能的利用。研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晶體、電子學器件發展,必將加速資訊科技革命程序,掀起一陣陣科學風暴,改變一個又一個行業,乃至人類的生活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超級計算機,將可能只有iPad大小,智慧手機記憶體也許會超過,目前最先進產品的上千倍,除了超長的待機時間,還擁有無法想象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