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日本人為什麼都如此喜歡動漫,能否從社會心理以及文化歷史的角度給出回答。或者說能不能講解一下日本的動漫文化?
11
回覆列表
  • 1 # 高達

    其實日本人也不怎麼喜歡動漫的,你知道不?

    在本季新番中,《宅男腐女戀愛真難》中,女主極力隱藏自己的“宅屬性”,目的就是怕身邊人嘲諷,而且在日漫中,我們也能看到,喜歡acg二次元的孩子們是小群體,受到同學們的歧視,這一點,在我們國家的學校中,是一樣的。

    其實你看到的,只是日本的動漫文化很發達

    我們長期接觸外來文化,就會產生“外來和尚會念經”的錯覺,就像外華人聽到“中國”,第一反應就是會做飯,會寫書法,乒乓球打的好,但是我相信看這道題的各位,能同時會做飯,又會寫書法,又會打乒乓的,幾乎為0!如果我說錯了,你就留言證明這樣的人,大有人在。

    那麼為什麼日本的動漫業很發達呢?

    其實人家一開始也是從低齡動畫開始的,動畫片是給孩子看的,可是到了“手冢治虫”的時期,將日本動漫引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透過《阿童木》等作品,完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任務:讓動畫全年齡化

    這個帶著小帽子的形象,放在當時是藝術家身份的象徵,可如今戴出去只會受人嘲笑,這就是時代的變化

    一旦受眾不再是小眾,文化就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就像如今的餐飲行業,原先只有少部分有錢人才會去外面吃飯,但是現在的餐飲文化讓人們覺得,去外面吃飯才是正統,這樣就造就了當今餐飲的輝煌。

    一旦有了市場,不愁銷路,就會湧入大量的資金人力,這樣一來,想不發達都難。

    可是我們國漫,定位永遠是年輕人,大人們是不會理解動漫的,這樣如何讓投資方放心投錢進去發展動漫呢?

    回過頭來再說說手冢治虫,為什麼人家可以創造輝煌,

    歷史同期比較的話,例如上海美術等老牌大廠,都絕不遜於好萊塢迪士尼,而只有日本的漫畫家們在社會的幫助下堅持了下來,那一代人不計回報的努力與付出,是我們當代人完全無法企及的,說多就變社會了,大家應該都明白的

  • 2 # 百視通育樂園

    我覺得動漫中,不僅僅只是給孩子娛樂的,很多都是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現狀,比如漫威和DC的漫畫,全是帶有時代角色的英雄人物。所以日本動漫發達,也與這個國家的歷史有關係吧。

    日 本漫畫作者一般是沿著這樣一條路線成功的:畫短篇漫畫參加各種漫畫賞(就是比賽);入圍後被雜誌社——往往是週刊或半月刊——相中;合作推出商業短篇;如 果短篇成功,開始連載長篇;如果長篇效果顯著,那麼有可能會“動畫化”(這是一個舶來詞彙,意即漫畫改為動畫的過程)。在這中間,如果讀者認為某部作品不 夠吸引人,那麼立刻下檔停載,就是所謂的“腰斬”。 這一整套完整的過程,保證了漫畫的可看性。由於雜誌所載的漫畫是經由讀者喜好決定的,所以當然受到讀者的歡迎;又因為周連載方式必須能吸引讀者眼球,所以畫面的質量必須優秀,情節必須曲折。總的來說,日本商業漫畫成功的原因就是適應讀者需求,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競爭。

    在這樣一個競爭的環境中,可能動漫文化發展興盛,就不奇怪了吧

  • 3 # 找不到節奏

    瀉藥

    不是說單是日本人喜歡動漫,動漫是沒有國界的,會接受的人大多會喜歡它。

    首先動漫當中的故事實際上和電視劇一樣是給觀眾看的,它首先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也就是一個與現實不一樣的世界。

    它包含了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所不能實現的種種,無論它是否貼合實際,但只要有需求大家就一定會去看。

    說到這裡了就不得不提一點東西。

    霓虹的制度是很嚴格的,各種框框條條拘束著那些步入社會的人,其實我們都一樣,但霓虹的各類制度相對於我們這裡要更加死氣沉沉。

    因此霓虹的自殺率居高不下,排解壓力的方式自然也把動漫包含在其中,不論是觀看,購買BD周邊,走漫展,來一次聖地遊行都是非常有益於排解壓力的。

    借用某霓虹電視劇中的話:宅男是不會犯罪或者自殺的因為他們還要追下個星期的動畫。

    說起來,喜歡動漫跟人家產業也有關,自EVA,魔卡少女櫻,銀河戰艦撫子號以來,霓虹在動畫上的收益也日趨增加,才會出現了各大動畫公司。

    總的來說,喜歡沒有國界,大家都有需求,產業形式體現,正是湊足了這些條件才會有人去喜歡它,即便它過於虛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多數的基因突變都是對人提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