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哦哦哦喔喔喔好

    相傳盤古死後,他的呼吸變成風和雲,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邪避兇的魔力。從古到今,不少人把它作為家傳之寶或定情信物,甚至認為是君子的象徵。《禮記》曾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憶力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  而《說文解字》亦稱玉是“石之美者”,因此人們對玉器的崇高情操可見一斑今天,玉石已成為深受歡迎的裝飾品與藝術品,傳說玉器具定驚、趨吉避凶之效,能保佩帶者平安吉祥、富貴長壽,有深遠寓意。華人認為玉器可令佩帶者凝神聚氣,而圓形的玉更代表天地之司的和諧圓滿,所以玉環、玉扣及玉厄等圓形飾物都非常受歡迎。玉的顏色除了從自到綠外,還有黑色、棕色及紅色,而最受華人喜愛的顏色則首推清澈的綠翡翠從《詩經》、《楚辭》,到漢賦、唐詩、宋詞,再到元曲、明清小說,玉的影響無所不在。許多以玉喻人的詩歌都及其優美,譬如: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晉書?衛玠傳》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曹植《美女篇》瘦覺玉肌羅帶綬,紅杏梢頭,二月猶淺。——歐陽修《蝶戀花》歌徹陽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雲。——楊維楨《學書》(玉尖是指美人的手指)體妖嬈,環婀娜,玉甲銀箏照座。——黃庭堅《更漏子》玉芽開手爪,蘇顆點肌膚。——白居易《阿雀》(玉芽是指嬰兒的小手)日日獻玉衣,旦旦薦玉食。——《列子?周穆王》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詠玉階詩王樞玉階已夸麗,復得臨紫薇,北戶接翠幄,南路抵金扉.重疊通日影,參差藏月輝,青苔梁珠履,微澱拂羅衣.獨笑崑山曲,空見青鳧飛翡翠齊火,絡以美玉。流懸黎之夜光,綴隋珠以為燭。金玉階,彤庭煇煇。珊瑚琳碧,瓀珉璘彬。《西京賦》管子論玉:"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摶徹遠,純而不淆,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室,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孔子論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慎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拙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概括道:"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傳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怯,潔之方也."從管子的九德,到孔子的十一德,再到許慎的五德,儒者賦予了玉堪稱完美的精神實質。實際上,儒者借玉喻己,寄託自己的追求,並要求人們都做玉一樣的人,玉,就是君子,是君子仁人的完美化身,是立身社會的標準。千百年來,儒者為自己的思想找到了一個再好不過的形象聖君。基於儒教的無所不在的巨大影響力,玉,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靈魂的物化形態。玉,同孔子一樣,為天下人所推崇。因而,安身立命,不可不“比德如玉”,時刻牢記“玉不去身”、“守身如玉”,牢記“書中自有顏如玉。”

  • 2 # 使用者1605103610676

    水落石出,一石兩鳥,水滴石穿這些成語都是典故

    玉石俱焚的典故是最好了,出 處 《尚書·胤徵》:“火焱昆崗,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於猛火。”

    哈哈,有石頭有玉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東西能成倍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