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種金易

    對於一個人是否有教養,多數時候根本不需多看,明眼人只需掃一眼就能略知一二。他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簡簡單單的微笑、那撲面而來的慈眉善目……自然得體、彬彬有禮。

    像昨天天熱,大馬路上,一小姑娘揩汗用了一片小紙巾,多數人都會揉作一團隨地一扔了之,而她明顯一直握在手中,等有垃圾箱時再扔:小細節體現大教養(修養)!!

    我更想說: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他的家庭、他的父母或許就知道了——某些人看了肯定不高興、心裡不服,但"理"絕對是這個“理”!

    今年的暑假,註定我最關心的大問題就是“熊孩子的教養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我自動上前來說說我的觀點。

    看7月29日一篇報道,《憤怒!6歲男童清晨敲鄰居家門被砍20多刀!嫌犯:打擾我睡覺……》;唉,才過幾天,又爆出《因女兒積木被踢倒 男子暴怒飛踹7歲男童》一事……

    細想想,其實以前也看過多篇類似的報道,只是場景不同:或超市、或遊樂園、或幼兒園、或大馬路上、或學校,等等。

    出現類似情況,多數人基本上都會站在“受害小孩”這邊:也是呀,砍人也好、踢人也罷,那些大男人的做法真有點過了,必須受到懲罰與譴責。

    或許有人會為熊孩子辯解說:孩子天性不就是活潑好動嗎?這是沒辦法的事。但也可能有人和我一樣,在想:這種孩子已經不是活潑好動,解放天性,而是侵犯他人了——沒教養。

    現實中,經常有孩子高聲尖叫、隨性放炮竹、搶人東西、隨地大小便這些個沒教養的行為。部分自戀的父母,還往往把這當成孩子天性,聽之任之。

    但是做家長的應該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在公眾場合遵守基本底線。既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社會準則。過度放縱自由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自由永遠和規則相伴相隨——以約束自己為前提的自由是最好的教養!既然參與了社會活動,就得遵守遊戲規則,否則遲早會被淘汰出局。

    故有點反感“天性與自由”論——教養教養,該教就得教。教養不僅僅是要恪守公共底線,往高點說,還是發自內心的溫暖、坦蕩,是替人著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孩子有權利活潑,周圍人也有權利享受安靜、舒適和不被打擾。若家有一個把天性凌駕在社會規則之上的熊孩子,呵呵,某些父母也該醒醒了!

    瞧瞧:機場汪某殺母案;小男孩因不讓玩手機,打母6分鐘;10歲男孩因不滿母親訂的小旅館,當街拿刀對峙10分鐘,最終被警察制服……

    再好的學校也當不了懂事的父母!有孩子的家庭,家教家風必須要好,整個家庭要時時處處洋溢著一股“健康、向上、溫馨”的氛圍——其身正,不令而行!積極健康的氛圍,其實就是最好的家風家教,其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止一點點,那分分鐘在起作用的。而且孩子七歲前的教育最重要:孩子七歲前不教育好,壞毛病一旦養成,要改就有點懸囉!

    作為父母,還要經常引導孩子多看書、看好書,愛憎分明,善交同齡好朋友,多與優秀的人為伍,不斷吸收正能量,並在日常學習、活動中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也給大家看一則我記憶很深的小插曲:一個十字路口,司機讓行人先行。一位母親帶小孩過馬路時,揮手示意要小孩向司機表示感謝。待小孩鞠完躬後,才快步離開。

    只圖孩子釋放天性,那叫任性,不給周圍的社會人添麻煩,才叫為人父母的責任,那才是教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洲”堅強歐洲坦克挑戰賽“和俄羅斯的“坦克現代兩項比賽”,到底誰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