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豬隊友
-
2 # 安薇薇安
禮儀主要是注意個人禮儀。個人禮儀包括:儀表、儀容、言談舉止。
從自身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
一個人最基本的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父母,熱愛自己的國家
禮儀要從小事兒做起,從自身修養做起!比如:不隨地吐痰,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與人交談時認真傾聽,對父母孝順禮貌,還有很多需要加強和應注意的禮儀,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等等。
-
3 # 辯證養心
講禮儀,從古人來講,無論穿衣吃飯,還是接人待物,都有許多禮儀,講禮儀就是講道德,在春秋戰國時,禮儀被廢棄了,孔子見狀,感到痛心疾首,因此提出“克已復禮”的主張,並講了許多“禮”的政治觀點,該觀點正符合統治者的政治需求,因而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大講特講儒家思想,其中有利有弊,有利於統治、和諧、穩定,有弊於桎梏了人家的思想、言行,尤其有些人因“禮”而受到迫害或傷害,對此,人們對禮儀的思想認知一定一分為二,既要講禮儀又不能過分講禮儀,再是講禮儀要有時代性,讓人們講禮儀體現出時代的精神風貌!
-
4 # 之見
禮儀,從本質上說實際上是人與人相互關係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就是說,在人與人接觸的過程當中,為了最大限度地使更多的人感覺到舒服,感覺很適宜,而使用的一些方式方法。
這裡說的舒服、適宜從心理角度來講,就是讓人能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被認同等。所以,只要是在人們的心目當中,與本身文化、風俗、習慣相適應,合乎常識,合乎常理的那些交往方式和方法,都屬於“禮”。
在特定文化氛圍的環境中,這些“禮”可能會被相互模仿,使用者眾多的那些方式就可能被固定下來,形成約定俗成的“禮”。這是禮儀中自然形成的部分。
另外還有一些是在社會關係當中,不同的階級不同的人群,會根據自身的利益,而設計編排一些相互交往過程中禮節或者儀式,這些禮儀通常與交往者的社會地位相關,包括人與人,人與物,乃至人與神丶人與鬼等等關係中的地位。這些互動方式及程式被固定下來,就形成了更為官方,有官方形態的這樣一種禮儀。這是非自然形成的部分。
具體日常生活中禮儀該怎麼做?
首先,要對那些大眾都認同的禮儀,完全的遵從。這樣可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達到禮儀應有的效果。也就是可以在相互交往過程當中,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麻煩,衝突,煩惱等等。在禮儀做得好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增進相互之間所要達成的那種默契和理解。比如小到人與人見面時的點頭、微笑,大到重大儀典中的諸多行為規範和細節,都應當儘量做到。
其次,要明白不同人、不同物件關係間的禮儀是有差別的,不能生搬硬套。對於搞不清楚的一些禮儀禮貌禮節,可以一方面透過觀察學習瞭解,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多問,多多向明白人,也就是平常說的懂事的人打聽。也就是說,儘可能的要做到入鄉隨俗。這一點其實是遵循了禮儀是以對方為主的原則的。
最後,禮儀會隨著時代發展、文化氛圍改變、社會結構變革等而發生改變的,有時還會不斷形成新的禮儀。對於禮儀中哪些需要堅持,那些可以變通等這類問題,嚴格來說,並無一個絕對標準。但只要把握住禮的本質精神,以相互尊重,和諧關係,合乎情理為原則,通常是沒有問題的。
回覆列表
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有的同學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係,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確,現代社會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了,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我們只要留心一下週圍人物,注意一下大眾傳媒,就不難發現,凡是事業有成的人他們都十分注重文明禮儀。事實上,越是懂文明禮儀的人,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因為他是受人們歡迎的人。相反,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採取不歡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