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緬北支教哥

    項羽被包圍在垓下時,已經沒有十萬大軍了。沿途的作戰和潰散損失了大部分的部隊了。所以他最後才率領800騎兵趁夜突圍逃走。

  • 2 # 木子夏錦論史

    垓下決戰中,項羽在號稱六十萬的漢軍包圍中,獨自親率八百鐵騎進行突圍,最後突圍至烏江後自刎!

    在垓下決戰中,項羽仍有近十萬楚軍,倘若真誓死戰鬥,就算面對兵力佔優的漢軍,結局也未置可否,鉅鹿之戰的先例可是擺在那裡,但事實是項羽拋棄十萬大軍,獨自率領八百鐵騎突圍,結果證明這應該是項羽最好的選擇了,但分析其主要原因為:

    首先在個人性格特點上,項羽是個極重情義的人,“家”思想很重,從起兵起義到滅秦都是以楚國的名義,將楚地視為自己的穩固的“家”後方,其一生都在為復興楚國而戰鬥,自己並沒有想過當皇帝。

    其次,在項羽性格的判定基礎上,可惜項羽這次遇上的對手是張良韓信,而不再是章邯,韓信充分利用項羽的這一弱點,使用了“四面楚歌”這一“毒”計,果然效果顯著,不光楚兵士氣喪失,項羽也是心灰意冷,鬥志大減,從他所說的話中可以看出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由此可以看出,韓信的心理戰對項羽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從主帥到普通士兵基本鬥志全無!

    再者,在這種狀況下,項羽很清楚他的十萬大軍已是指望不上,自身也沒有精神鬥志帶領他們突圍,尤其是虞姬自殺,更可以看出,連最心愛的女人都讓其自殺,更何況下面的十萬大軍呢。

    最後,從戰術上考慮,要想成功突圍要做到儘量的隱蔽,越晚被發現成功率越高,而帶著這十萬毫無鬥志的大軍,只會成為其突圍路上的累贅,一開始突圍便會被漢軍發現,成功希望幾乎為零。而帶領小股部隊突圍,隱蔽性強,機動性高,戰鬥力強,大大增加了成功機率,而事實也印證瞭如此,項羽在突圍天亮後才發現,也成功突圍至烏江,只是因為愧對江東父老,選擇了自刎!

    從戰術行動上來看,項羽這次的突圍應該算是成功了,只不過敗在自己的“情義”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衣服上會出現一點點黑色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