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人喜觀扭秧歌。正月初七八過後,延安人喜氣洋洋開始鬧秧歌。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動最集中的一段時間。透過這種“鬧紅火”活動,慶賀過去的一年的勞動收穫,祈保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秧歌隊組織嚴密,依照當地的習俗,秧歌隊由手擎花傘的“傘頭”指揮。 “秧歌”是一種用鑼鼓、嗩吶伴奏,將舞蹈、歌唱揉為一體的民間藝術。秧歌有很多角色,每個角色腰裡扎一根紅綢子,女角多一把扇子,頭上飾以用彩色紙張摺疊的纓子。丑角由性情活潑的人扮演,如縣官、地主、蠻婆蠻漢。他們著白衣紅褲,耳掛紅棗,胸垂一串紅辣椒,手執笤帚當扇,提一個油葫蘆,扭扭捏捏,醜態百出。他們不時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鑽來鑽去,令人捧腹大笑。 延安秧歌流派眾多,最具特色的當數延安北部的過街秧歌、排門秧歌、大場秧歌、對子秧歌、走燈秧歌和南部的老秧歌。各種秧歌主要由踢場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馬等組成。踢場子有:天地牌子、雙葫蘆、棗核亂開花、十盞燈、十二蓮燈燈套燈、八仙過海、雙辮蒜、秦王亂點兵、鬼拉腿等。另外還有五大洲、小蝴蝶等新編場牌。 據說,秧歌起源於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原為迎神驅邪的宗教活動,現在則成為一種民間的吉慶活動。在“傘頭”的指揮下,秧歌隊首先挨家挨戶拜年。每進一家院子,主人連忙捧出菸酒為之接風。“傘頭”根據周圍環境,編出恰當的秧歌詞,如“五穀豐登家家樂,大囤滿來小囤流”一類的吉利話,同時,秧歌隊在院裡扭起歡快的“排門秧歌”。於是,歌聲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秧歌隊轉院拜年繼續進行。轉院拜完年後,還要拜性口圈,拜廟,拜煤窯等。 隨後,秧歌隊來到村中廣場表演。聲地上點燃篝火,立幾個油燈碗,秧歌隊的表演日以繼夜。在嗩吶、鼓、鈸等樂器的伴奏下,扮成各種人物的舞者,手持彩扇 、綵綢、手帕、綢巾、紅花,甩開雙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演員的全部情緒都靠身段的扭擺來表現,主要是臀部的左搖右擺,帶動腳步有節奏地移動,進一步,退半步,閃腰墊步,妙趣橫生。 一個場地也可以有幾家秧歌隊同時表演,互相憋著勁頭比賽。北派場子舞姿粗獷豪放;東路派輕歌漫舞表演細膩;而南路秧歌則以最古老的特色見長。有的地區,在正月十五前後,還要進行匯演比賽。這種習俗也叫打擂臺或進彩門。參賽的秧歌隊由傘頭指揮。傘頭騎在馬上,領秧歌隊與對方鬥陣,鬥陣的主要形式是傘頭之間的對唱,輸者讓道,勝者再與另一隊對唱,直至決出雌雄,奪魁
延安人喜觀扭秧歌。正月初七八過後,延安人喜氣洋洋開始鬧秧歌。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動最集中的一段時間。透過這種“鬧紅火”活動,慶賀過去的一年的勞動...
延安人喜觀扭秧歌。正月初七八過後,延安人喜氣洋洋開始鬧秧歌。這是一年一度村社活動最集中的一段時間。透過這種“鬧紅火”活動,慶賀過去的一年的勞動收穫,祈保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秧歌隊組織嚴密,依照當地的習俗,秧歌隊由手擎花傘的“傘頭”指揮。 “秧歌”是一種用鑼鼓、嗩吶伴奏,將舞蹈、歌唱揉為一體的民間藝術。秧歌有很多角色,每個角色腰裡扎一根紅綢子,女角多一把扇子,頭上飾以用彩色紙張摺疊的纓子。丑角由性情活潑的人扮演,如縣官、地主、蠻婆蠻漢。他們著白衣紅褲,耳掛紅棗,胸垂一串紅辣椒,手執笤帚當扇,提一個油葫蘆,扭扭捏捏,醜態百出。他們不時跳出圈外,在人群中鑽來鑽去,令人捧腹大笑。 延安秧歌流派眾多,最具特色的當數延安北部的過街秧歌、排門秧歌、大場秧歌、對子秧歌、走燈秧歌和南部的老秧歌。各種秧歌主要由踢場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馬等組成。踢場子有:天地牌子、雙葫蘆、棗核亂開花、十盞燈、十二蓮燈燈套燈、八仙過海、雙辮蒜、秦王亂點兵、鬼拉腿等。另外還有五大洲、小蝴蝶等新編場牌。 據說,秧歌起源於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原為迎神驅邪的宗教活動,現在則成為一種民間的吉慶活動。在“傘頭”的指揮下,秧歌隊首先挨家挨戶拜年。每進一家院子,主人連忙捧出菸酒為之接風。“傘頭”根據周圍環境,編出恰當的秧歌詞,如“五穀豐登家家樂,大囤滿來小囤流”一類的吉利話,同時,秧歌隊在院裡扭起歡快的“排門秧歌”。於是,歌聲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秧歌隊轉院拜年繼續進行。轉院拜完年後,還要拜性口圈,拜廟,拜煤窯等。 隨後,秧歌隊來到村中廣場表演。聲地上點燃篝火,立幾個油燈碗,秧歌隊的表演日以繼夜。在嗩吶、鼓、鈸等樂器的伴奏下,扮成各種人物的舞者,手持彩扇 、綵綢、手帕、綢巾、紅花,甩開雙手,左回右旋,翩翩起舞。演員的全部情緒都靠身段的扭擺來表現,主要是臀部的左搖右擺,帶動腳步有節奏地移動,進一步,退半步,閃腰墊步,妙趣橫生。 一個場地也可以有幾家秧歌隊同時表演,互相憋著勁頭比賽。北派場子舞姿粗獷豪放;東路派輕歌漫舞表演細膩;而南路秧歌則以最古老的特色見長。有的地區,在正月十五前後,還要進行匯演比賽。這種習俗也叫打擂臺或進彩門。參賽的秧歌隊由傘頭指揮。傘頭騎在馬上,領秧歌隊與對方鬥陣,鬥陣的主要形式是傘頭之間的對唱,輸者讓道,勝者再與另一隊對唱,直至決出雌雄,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