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律法律諮詢團隊
-
2 # 房通寶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看似實質上一樣的事實,而在法律上的卻評判標準不同,原因是前者雙方不認識,是主觀惡意的,後著雙方認識,有合同約定!
-
3 # 老何看點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來回答。不經主人同意秘密拿別人東西叫盜竊,偷竊財物達到一定金額,犯了刑法上的盜竊罪。不經主人同意,採取暴力搶奪財物,構成刑法上的搶劫罪。以上2種行為違反了刑法,要被判刑。合同約定有付款義務的一方不及時付款,違反了合同約定,也就是違約,違約方要承擔違約責任,當事雙方可以協商,協商不成,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這是民事行為,所以也可以說是民事糾紛,由民事法律調整。
-
4 # 每日講法
什麼是搶劫?
搶劫一般是指行為人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護人或者持有人,當場使用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交出財產,或者立即將財產搶走的行為。
搶劫必須要求手段,具有暴力、脅迫性,對人身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使得被害人不知道反抗或者不敢反抗、不能反抗。
因此題主所說的,拿了東西不付錢並不能直接認定為搶劫,而是需要符合上述搶劫的構成要件,否則拿的東西不付錢一般情形下也只能認定為普通的民事糾紛或者涉嫌盜竊。
不按合同約定付款一般是民事糾紛不按合同付款,買受人違反的是與出賣人之間所簽訂的合同約定,並不具有刑法上的社會危害性,沒有侵害刑法所保護的法益。
能否認定為刑事責任,如何取決於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侵害了刑法所保護的法益。中國的刑法中,並沒有規定不按合同約定付款可以構成刑事犯罪。
因為刑法具有一定的謙抑性,如果不分範圍的對所有的行為,通通使用刑法的手段加以打擊,只會增大社會的恐慌與壓力,違反了刑法保護人權與打擊犯罪的初衷。
總結民事糾紛與刑事責任,有時候看起來很像,往往民事糾紛如果再進一步,就有可能構成刑事責任。但是民事糾紛與刑事責任之間是有嚴格的界限,主要取決於行為的行為是否侵害了刑法所保護的法益。
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並沒有侵害刑法所保護的法益,並不能因此而認為犯罪。題主的題目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回覆列表
搶劫是你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受害人被迫拿出錢,簽訂合同是雙方基於自願簽訂,不拿錢違背誠實信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