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
2 # 郭宣翻譯
基本上沒有影響。面對海洋,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而且,海上軍事演習,通常都不會動用戰略核力量,因此,對海洋環境就算有些許影響,也不會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發展。海洋生物最怕的是汙染,只要不發生類似的墨西哥灣油汙染事故,海上軍事演習對於海洋來說,只不過是人類的小把戲。
-
3 # 紫龍防務觀察
海上軍事演習,這個名詞對我們肯定不陌生,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的新聞裡看見我們國家或者某某國的海軍在某片海域進行實彈軍事演習,艦炮肆意開火,打擊靶船,各式導彈不要錢似的漫天飛舞,我等觀者彷彿看見一套套學區房在天上飛來飛去(笑),但是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在看著漫天飛舞的導彈和炮彈魚雷,卻沒想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炮彈和導彈魚雷等武器打進水裡爆炸的時候。爆炸會不會影響到海里的水生生物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毫無疑問的,動靜如此之大的軍演對水生生物是絕對有影響的,但是因為大部分軍演都是在較深的海域進行,而深海魚類是不會非常集中的形成巨大的魚群,所以一發導彈或者炮彈下去,死不了幾條魚,反倒是因為軍演漁船不能出海,可以得到休養生息的時間。事實上根據統計原本二戰之前遭到過度捕撈的英國和挪威的鱈魚資源居然在戰爭期間恢復了,甚至數量有反超的跡象。這麼說難道軍演對水生生物無害?錯!對海洋生物影響最大的恰恰是水面上看上去沒什麼動靜的反潛演習,因為反潛需要將聲吶系統功率開的很大,這對於水下的各種鯨類和海豚簡直是滅頂之災,聲吶相當於一個超大聲的擴音喇叭,鯨魚能夠在很遠的距離就聽見,這個聲音太大以至於這些動物無法利用自己的聲吶進行捕食,無法休息,甚至無法進行交流,因為艦艇聲吶太大聲蓋過了它們本來的聲音。
該類問題要分兩部分來說
首先,作戰艦艇是船隻,所有船隻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幾乎是一樣的
船舶在海洋中航行,很多海洋汙損生物會附著在外板上面,致使水的阻力增加60%,水的阻力增大導致速度下降,每年將增加40%的燃料。
另外海洋生物附著在艦船聲吶上會影響作戰效果
二戰時期的戰艦每年都要進塢處理一次,否則會使作戰水平大打折扣
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船舶在早期都會塗含有毒素的瀝青塗層,經常附著在船體外板上的海洋生物會被殺死或者中毒
直至現在仍有很多塗料廠商使用的自拋光防汙漆會釋放殺蟲劑(部分使用有機矽不含殺蟲劑的防汙漆)
而中國作戰艦艇上使用的主要是含錫自拋光防汙漆,以甲基丙烯酸三丁錫為粘合劑,有毒的氧化亞銅也經常用來做防汙漆的材料
聲吶
中、低頻聲吶訊號可以傳達百公里,這些頻段與鯨魚、海豚等生物的交流的頻段重合,會影響鯨魚的交配、遷移、交流等
其中中頻聲吶在大型鯨的聽覺敏感區域內,有人認為美軍和北約的幾次軍演曾造成大量鯨豚(巴哈馬、迦納利等海域)擱淺。
低頻聲吶頻率在大型鯨魚聽覺敏感區內
如果鯨豚在軍艦附近出現,強大的聲吶會使他們聽覺失靈,對於靠接受聲吶覓食的這些生物來說是致命的。
螺旋槳及船身
艦艇大都靠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提供動力
如果艦船碰到鯨魚是來不及剎車的幾乎導致鯨魚死亡
或受傷後死亡
其次
實彈演習,這個就更直白了:炸魚
海洋裡的生物可以被炸彈炸死、燙死、震死等等各種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