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吃狼的兔子V
-
2 # 土乖土乖
人是怎麼意識到美或醜的,突然覺得這個話題還是比較有趣的。
如果把人比作AI,那麼我們從出生的時候就被輸入了程式碼,怎麼為人,怎樣處事,當然也包括了審美。意思是我們的審美觀點是來自外界,並不是憑空而來的。所以有唐朝喜肥,現代骨感。
那麼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會有這種意識,從兩到三歲這個階段就有了。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會挑我們自己喜歡的玩具,愛穿的衣服,這就是審美意識,只不過不成熟而以。
同一個人的外貌,其實到了成年,除了挨刀,基本就定形。那為什麼會改變呢?
首先,應該是我們的精氣神,這包括了我們內心的改變。如果一個人鬱鬱寡歡,那麼,TA應該比較難以跟漂亮搭上邊,當然,病西施這種鬼斧神工不列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天天開懷的人,看上就比較和善,順眼了很多。
其次,妝容。先天不足,就只能後天努力了。上妝不上妝差別不是一般大,你經常不化妝,偶爾化一下,可能差別不大;你常常化妝,偶爾不化,就很明顯了。
同一個人外貌改變,反饋會變化。這不是很正常的嗎!我親媽都會嫌棄我新弄的髮型特別難看。愛美是天性啦,要不然怎麼會有整形醫院、美容院。當然我個人覺得最重要,還是對方心理跟各方面的改變,一個的外貌改變,會帶動其他的改變,不可能僅僅變了外貌啦。
活到這把年紀,覺得原始形狀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要靠自身氣質來提升。穿著妝容得體就好了,最重要保持心情愉悅,積極向上,別人也會對你產生“莫名”的改變,好感跟嫉妒。
-
3 # 精神科專家梅醫生
意識到身邊的人外貌上改變帶來心態的變化,好感或嫉妒其實是看這個外貌改變前後所帶來不同影響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反對為了追求更美麗的自己而去做一些改變,但要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還是要從內在能量的蓄積開始。但不可否認,外貌上略佔優勢獲得更好的機會可能性是會大一些,但並不表示外貌改善就一定會獲得期望的生活。但獲得人們的嫉妒或是帶來好感,很有可能是因為,第一個做出對自己改變的人比較勇敢,人們都自然地會比較多關注。
人怎麼意識到美或醜,其實是在外界對美或醜的不同態度讓人發覺這其中的微妙變化,其實要讓旁人對自己看法有所改變,透過外形上的修飾是可以實現,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個人氣質的提升。
曾有個朋友,單眼皮,很古靈精怪的性格,非常討喜,是朋友中的開心果一般存在。一天,突然心血來潮說要進行一些改變,一問才知道是要做雙眼皮,後來人在外形上看,確實是好看了很多,但是遠沒有了之前那種靈氣。
還有個朋友,也是對自己的眼睛進行了調整,後來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改變了很多,小編的這兩個朋友,並不是說因為這些調整就換了個人,其實是她們內心所堅持的東西不同而已。外形的改變並不能讓你找個好物件、好工作,甚至收穫更多的人氣,雖然好看是好看了,但是更多的卻並不是因為“只要好看就可以”。只要認清這一點,人們對美或醜的反饋必將有更清晰的認知。
身邊熟悉的人,一段時間不見從普通變得非常漂亮,身邊人既然熟悉他(她)為何還是因為外貌的巨大提升帶來莫名的改變(好感或嫉妒)
回覆列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美和醜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可轉化的概念。沒有絕對的美,只有相對的醜。所以說,美和醜是人在大腦意識中對比分析得到的一種結果。當然,美和醜的界定標準可能源於天性,也可能被世俗觀念影響。比如,唐代以肥為美,現在以瘦為美。同時,身體由幼小到成長到衰老,外貌是不斷變化的,無論是不經意的改變還是刻意的修正,最終還是會透過結果對比影響人的感官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