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康枸杞

    今年的 三伏天一共是四十天!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

  • 2 # 純鈞LHGR

    中國從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紀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個字結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組的不同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生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金怕火燒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四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於是就規定,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

    2019年入伏時間: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為入伏,共10天。

    2019年中伏時間: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為中伏,共20天。

    2019年末伏時間: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為末伏,共10天。

  • 3 # 華北饅哥

    三伏天在夏季大約持續30-45天,天氣比較悶熱潮溼。處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和處暑之間。在此期間,以不動為好,稱為伏。劇烈運動會招引暑邪,也稱中暑。

    2019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2日開始,8月20日結束,初伏時間是在7月12日~7月21日之間,中伏時間是7月22日~8月10日之間,末伏則是在8月11日~8月20日之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整個階段有30或40天的時間。

    所以,根據老祖宗的經驗,閒著納涼最好,當然要工作的人要做好降溫防暑。

    掙錢不易,也要注意身體。要不醫院太貴,你住不起啊。

  • 4 # 樹德漢碩

    依“夏至三庚數頭伏,末伏立秋算頭庚”今年三伏有四十天,初伏十天,中伏二十天,末伏十天。有時中伏是十天。交立夏後見庚快,中伏就有二十天,見庚遲,中伏就僅有十天。

    計伏法:交夏至後看日排干支,以天干見庚為算,一庚,二庚到三庚,天干共有十個,從頭庚到二庚有十天,二庚到三庚又十天,從夏至後三庚數頭伏,即從見三庚日起就算進入到初伏了。夏至後三庚數頭伏,從夏至到頭伏最快也有二十天,從夏至到小暑一般是十六天,也即初伏必在小暑後。中伏必在大暑前後,四庚就進中伏了,因末伏是在立秋後頭庚算,五庚未必在秋後,特別夏至後見庚快,五庚肯定在秋前,所以中伏就會有二十天,末伏在六庚上了。夏至見庚遲,五庚在秋後,中伏就僅有十天,那三伏就三十天了。

    冬凍三九,夏熱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熱之時,如三伏天有雨解,暑熱就涼些,無雨解必熱酷難耐。秋後熱死牛,要涼白露後。處暑僅是止暑,暑氣漸消,要有秋天涼意,則交白露節後才會有秋涼之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打噴嚏是感冒了嗎,怎麼判斷幼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