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唐鳳凰1

    數字量化值(Digital Number :DN)畫素值的通用術語是數字量化值或DN值,它通常被用來描述還沒有校準到具有意義單位的畫素值。如果你只是想看一個影象,和不打算解釋畫素值的物理意義,那麼就可以以DN值的方式來儲存。 輻射率(Radiance)通常叫輻射亮度值(radiance pixel values),是某一個面積輻射能量的總和。輻射亮度值有單位標識,如W/cm2.μm.sr(瓦特/平方釐米.微米.球面度),以及ENVI FLAASH工具中要求的輻射亮度值單位為:μW/(cm2*sr*nm)。 將未定標的DN影象轉成輻射亮度值影象,通常只用一個線性轉換公式及偏移和增益就可以完成,偏移和增益引數一般在元資料檔案中可獲取。ENVI中提供了影象定標工具,不僅可以將DN影象轉成輻射亮度影象,還可以選擇輻射亮度影象的單位。 輻射亮度值包括物體反射的輻射能量,還包括臨近地物的貢獻值,也包含雲層的影響。同時,輻射亮度值也會受到輻射源的影響,如光學遙感中的太陽。當你檢視一個輻射亮度值的像元波譜曲線時候,這個曲線基本就是太陽波譜的整體形狀,在綠色波段(500nm左右)具有反射峰。 反射率(Reflectance)?反射率是物體表面所能反射的輻射量和它所接受的輻射量的比值,一般在[0,1]範圍,有的時候為了儲存方便而擴大一定的倍數,如放大一萬倍[0,10000]。一些材料可以透過他們的反射光譜來識別,因此,為了更好的識別影象特徵,我們通常將影象定標為反射率影象。反射率影象包括兩種:大氣表觀反射率和地表反射率 ?1) 大氣表觀反射率(Top of Atmosphere Reflectance) 大氣表觀反射率(簡稱TOA reflectance)是飛行在大氣層之外的航天感測器量測的反射率。這種反射率包括雲層、氣溶膠和氣體的貢獻。大氣表觀反射率透過輻射亮度定標引數,太陽輻照度,太陽高度角和成像時間等幾個引數計算得到。 2) 地表反射率(Surface Reflectance) 地表反射率是地球表面的反射率,它沒有云層和大氣組分的影響。通常情況,地表反射率是從輻射亮度影象中計算得到,有很多的計算模型,如輻射傳輸模型,其實就是去除雲層、大氣組分、臨近地物等因素影響的過程。ENVI中的大氣校正模組就是採用輻射傳輸模型的MODTRAN4+。因此,大氣校正是獲取地表反射率的一種途徑。 發射率(Emissive)?通常叫比輻射率,是指物體的輻射能力與相同溫度下黑體的輻射能力之比稱為該物體的發射率,一般在[0,1]範圍,用來描述熱紅外影象特徵。比輻射率也包括大氣表觀比輻射率和地表比輻射率,意義和反射率類似。將未定標的DN影象轉成發射率影象,通常採用線性變換模型計算。如ENVI中開啟Modis的L1B級資料,自動將熱紅外波段定標為比輻射率資料,當然這個是大氣表觀比輻射率影象。 亮溫(brightness temperature)當一個物體的輻射亮度與某一黑體的輻射亮度相等時,該黑體的物理溫度就被稱之為該物體的“亮度溫度”,所以亮度溫度具有溫度的量綱,但是不具有溫度的物理含義,它是一個物體輻射亮度的代表名詞。單位是開爾文或者攝氏度,是一個廣義的溫度定義,這個溫度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大氣下行、上行輻射等。可以透過普朗克方程,將熱紅外輻射亮度影象轉成亮溫影象。與亮溫相對應的就是地表溫度,簡單的理解就是消除大氣上行、下行等因素影響的亮溫,常用的方法包括大氣校正法、單窗法、劈窗法等。 ?總結一下,通常我們直接從資料提供商獲取未定標的DN?影象,然後定標為輻射亮度影象,對輻射率亮度影象進行大氣校正得到地表反射率影象。對於熱紅外影象,定標為發射率或者輻射亮度影象,之後透過反演模型轉化為地表溫度影象。一般我們是在反射率影象上獲取地表定量資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改變單相電容運轉電動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