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74892203503

    我們先來看一下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

    按照wiki上的描述,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則如下:

    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由外至內,先外後內再封口,先中間後兩邊,但有時可能並不如此。

    「辶」顯然是從了「從上到下」這條規則的寫法。

    有的答友回答了:因為「辶」叫做「走之底」,在偏旁部首分類上屬於「底」,所以在筆順上後寫。 這其實是本末倒置了。 因為偏旁部首的分類,是按照既有的漢字所歸納出來的,先有的漢字,後有的偏旁部首分類的規則。 所以實際上,應該是因為「辶」在筆順上後寫,所以在偏旁的分類上才被歸為「底」。

    PS: 現在國內的部首分類基本上是很粗略的「旁頭底框」4種,「辶」屬於「底」(字的下部)。 但按照日本和南韓現在所使用的「偏旁冠腳構垂繞」7種的部首分類系統(也是中國古代使用的分類法),「辶」其實不屬於「腳」(字的下部)而是屬於「繞」(字的左下)。 不過無論怎樣分類,在筆順上都是後寫「辶」的。

    辶辶辶辶辶 分 辶辶辶辶辶辶 隔 辶辶辶辶辶 線 辶辶辶辶辶辶

    那麼,究竟為什麼筆順上是後寫「辶」的呢?

    再引用一下wiki上關於筆順作用的說明:

    筆順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漢字的書寫速度和美觀性。

    是的,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書寫上的順暢和美觀。

    「辶」作為偏旁,從一個字的佈局上來講,並非是字的主體部分,而是一個筆畫較少的、位於偏下方位置的「附屬」。 在書寫這樣一個文字時,先書寫其位於上方的主體部分,更有利於整個字整體佈局和構架的把握,更容易把字寫得美觀、漂亮。 (筆畫較少這一點很重要。舉個例子,同樣作為「繞」(字的左下),筆畫較多、結構較複雜的「走」「鬼」「毛」旁在筆順上就是要先寫的,而筆畫較少、結構簡單的「辶」「廴」「凵」則是後寫的。)

    小結一下,「辶」在筆順上後寫,是因為這樣寫更美觀、順暢。 而這樣寫美觀、順暢的原因,是因為「辶」位於字的偏下方且筆畫較少(不是字的主體部分)。

    辶辶辶辶辶 分 辶辶辶辶辶辶 隔 辶辶辶辶辶 線 辶辶辶辶辶辶

    那麼,再繼續追溯下去,為什麼「辶」作為偏旁,寫在字的偏下方呢?

    這一點就有趣了,「辶」作為一個偏旁,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寫在字的左下方的。

    我們來看一下「辵」字旁字形的演化:

    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可以看到,「辵」字旁最初是寫在字的左邊的。(此時的筆順,我猜測應該是先寫的。) 在篆書向隸書,再向草書和楷書演化的過程中,逐漸變成了「辶」。

    而導致這種演化的,主要是三個原因:

    1.主因:筆畫的簡化。 從最初的7筆簡化成為了3-4筆。 大陸:3筆(點、橫折折撇、捺) 臺灣:4筆(點、橫折、橫折、捺) 日本、南韓:按照字的不同,有1個點和2個點兩種寫法,分別為3筆和4筆

    2.字形區分。 為了簡化後的字形區別於別的偏旁,把最後一筆捺挪到了字形的下方並拉長。 如果不作這個變化的話,寫成草書時很容易和「氵」「訁」混淆。

    3.意境。 漢字是很寫意的文字,書法上這拉長的一捺,更有「行走」的意境。

    辶辶辶辶辶 分 辶辶辶辶辶辶 隔 辶辶辶辶辶 線 辶辶辶辶辶辶

    綜上所述,「辶」在筆順上後寫,是因為這麼寫流暢、美觀。 這樣寫流暢的原因是因為「辶」在結構上不是字的主體部分且位於字的偏下方。 「辶」之所以成為這種結構,是漢字字形長期演化發展的結果。

    希望這個答案可以幫到題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極地重生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