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頑童13086
-
2 # 不正經鳩摩智
太平天國和洋人的確是交過手的。
對於太平天國這個怪胎,信奉的什麼拜上帝教,一開始西方國家還欣喜若狂真的以為是上帝開眼了,耶穌在中華大地開花了,哪知一接觸,都傻了眼,教義什麼的都是離經叛道,什麼天父天兄天嫂都出來了,直接讓美國駐華公使難以淡定而憤怒不已。1854年7月,新任英國駐華公使約翰,還訪問了天京,在瞭解了太平天國在宗教上的無知和其排外的政策的情況下,對太平天國徹底失望,各國也開始衡量清朝與太平天國的關係,認為太平天國是不可信賴的物件。(洋人畫的太平天國官吏)
第一次較早的交火發生在1858年,當時的英國軍艦在額爾金的帶領下直接開到了天京城下,太平軍於是就爭鋒相對,直接照著英國佬就開炮了,然後就是雙方對轟。不過,之後,太平天國讓步,洪秀全也息事寧人,不了了之了這件事。
再之後,交火就是太平軍和華爾的洋槍隊的作戰了,一次是發生於1860年7月到9月,華爾的洋槍隊被打敗;一次就是1862年陳玉成第二次進攻上海時,與華爾洋槍隊的交火,期間按照英國將軍斯特維利的計劃還有一支法國的小型部隊參與,不過,這次交火,洋槍隊的華爾在對慈溪的戰鬥中被打死。(華爾洋槍隊)
之後洋槍隊在戈登的率領下,依然活躍,在1864年5月攻佔常州後,洋槍隊完成了使命,被解散。(華爾)
-
3 # 本草百曉生
1853年4月,上海城內一片恐慌:居民要麼乘船逃離;要麼收拾細軟到鄉下避難;城內的洋人則著手修建防禦工事。無論是當地百姓還是洋人對太平軍一無所知。
太平軍究竟什麼來歷,為帝國主義解答這問題的則是傳教士韓山文(Hamberg),1853年9月,洪仁軒逃難到香港。之後成為一名正式的基督徒,在韓山文的培養下,洪仁軒成為他手下一名得力的助手。
兩人在一起工作時,韓山文得以獲知太平軍的大致情況。洪仁軒就是太平軍與各列強交流的關鍵人物。
長江上的外國翻譯
1859年4月22日,經過近一年的長途跋涉,洪仁軒終於到達天京。此時城內,他族兄洪秀全早已不理朝政多年,整天呆在後宮研讀經文,除了後宮佳麗可以見到他外,幾乎沒人可以“一睹龍顏”。要下聖旨的時候,就把字跡潦草的詔告張貼在外牆上。自剷除東王餘孽後,天王洪秀全就缺少信得過的助手,族弟洪仁軒的到來正好滿足他的需求。
洪仁軒到天京不足半個月,就被洪秀全封為幹王,總理天京一切朝政,權力僅次於天王洪秀全。
幹王上臺不久,頒佈《資政新篇》。認為應與各帝國主義實行平等外交,如此“外國可通和好”。他認為要想贏得他國尊重,必須“內修國政,外示信義”。也就是說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會贏得他人尊敬。
剛開始以英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對太平軍充滿期待。在蘇州見過忠王李玉成的艾約瑟(Joseph Rdkins)說:“他們是不折不扣的革命分子,殺戮和劫掠都是為完成大業不得不為。”
太平軍作戰圖
1860年8月21日,李秀成進攻上海,卻招到洋人炮火的回擊,這讓李十分生氣,他寫信向英美領事館抱怨“本藩前來上海,只為訂立條約,欲借通商貿易結成一致之關係,原非與爾等交戰“但無論是英華人還是美華人都不願前來和他商談,最後忠王只得壓住怒氣,願意原諒英華人和美華人。”爾我共同崇奉耶穌,爾我關係之間,擁有共同之基礎,信仰同一教義“,但對於法華人,他不願善罷干休。
雖然信是以忠山李秀成的名義發出去的,實際上體現的則是幹王洪仁軒的主意,此前幹王就提議向英美等列強購買汽船來突破清軍的防線。李秀成認為”洋人好打不好和。“
在對待太平軍的態度上,英帝國主義起初是”中立“,但隨著與太平軍交往的日益加深,尤其得知幹王洪仁軒居然還納妾,教友們紛紛指責他“背棄信仰,違背良心”,以理雅各為首的主流人士,認為太平軍不會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即便有洪仁軒引導也沒用。於是轉而投向支援清政府,為湘軍提供武器和技術支援。
回覆列表
太平天國和洋人打過,不會動用主力真打。因為給誰也不會真打洋人。只有洋人滅了清兵,太平天國才能勝利。
起義軍最大的死敵。就是自己國家的軍隊。而不是侵略軍。